明白氣血 治病要訣 | 養生知識網


 

A-A+

明白氣血 治病要訣

2018年01月3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0 ℃ 次

王清任對瘀血證的認識有氣滯血瘀和氣虛血瘀兩端,尤其對後者的闡述頗深。認為血液在血管裡流動,靠氣的運行、推動和固攝,氣行則動,氣滯則止。“元氣既虛,必不能達於血管,血管無氣,必停留而瘀。”氣之與血如影隨形,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的推動作用來自宗氣,宗氣主帥血貫脈行於心,周流全身,以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氣滯、氣虛都可使血液運行不暢而致瘀。因此調氣血也有行氣活血化瘀和益氣活血化瘀的區別。氣滯血瘀證組方時活血藥加行氣藥,王清任根據瘀血所在的部位不同組方用藥有別:頭面、四肢、週身血管的瘀血用通竅活血湯、胸中瘀血用血府逐瘀湯、腹部瘀血用膈下逐瘀湯、少腹部瘀血用少腹逐瘀湯、肢體瘀血用身痛逐瘀湯等。在用藥特點上,桃仁、紅花、赤芍、川芎是各方共同的,所配伍的行氣(通氣)藥根據變的部位不同而異,有規律可循。如通竅用麝香、酒、蔥辛香行散,溫通開竅;在胸脅用柴胡、枳殼、桔梗寬胸利膈,通降胸脅之氣;在膈下用烏藥、香附、枳殼調理肝脾,舒肝理氣,在少腹用小茴香、官桂以溫通下焦。這些方為後世醫家研究瘀血證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同時擴大了5個逐瘀湯的應用範圍,血府逐瘀湯用於胸痺、心痛;膈下逐瘀湯用於肝硬化、腹腔腫瘤;少腹逐瘀湯用於婦產科瘀血疾患;身痛逐瘀湯用於痺症日久;通竅活血湯用於腦外傷頭痛等。氣虛血瘀治以益氣為主,輔以活血化瘀,益氣活血化瘀法主要用於中風。王氏告戒後人在中風辨證時須明確病因,元氣虧損是其本源。元氣分佈週身,左右各得其半,元氣足則有力,元氣衰則無力,元氣歸並左右則半身不遂,故見氣虧諸態。“凡遇是證,必細心研究,審氣血之枯榮,辨經絡之通滯。”不得以一虧損五成元氣之病,反用攻伐克消之方。方用補陽還五湯以補充虧損的五成元氣,方中重用黃芪4兩至八兩,大補元氣,其餘用當歸尾、赤芍、川芎活血和營,桃仁、紅花、地龍化瘀通絡,少數益氣藥加大隊活血藥意在補氣以帥血,令瘀滯之血暢行無阻,使氣旺血行,瘀去絡通。如已病三兩個月過用寒涼加附子四五錢。並重視藥量的調整,可見其制方風格和用藥法度與眾不同,確有其獨到的見解。

王清任重視氣血,因虛致瘀的學術觀點受《黃帝內經》重視陽氣、“陽主陰從”的思想的影響。認為人體的陽氣具有與天體中的陽氣一樣的作用,能護衛生命、溫煦臟腑、抵禦外邪、推動、升提、氣化等。《黃帝內經》對中風病機特點的認識與後世不同。有陽氣阻隔氣機上逆和陽失溫養固護的區別,前者陽氣不通屬實,實者當瀉,後者陽氣不榮屬虛,虛者宜補。瀉寓意疏通陽氣,令其調暢,恢復氣機升降之常道,而非克伐陽氣。補非壅補,而為鼓舞陽氣,溫之、煦之、柔之,養之,掣引之。取意為“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又帥血疏瘀,寓動於靜,補而不滯。體現了古代醫家同病異治,辨證施治的學術思想。王清任調氣活血的立法和組方思路是對“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的進一步發揮,尤其是後者,遵古而不泥古,開創了益氣活血治療中風病的先河。

在王清任調氣活血法的啟發下,筆者認為,對血瘀證病因的認識不應只限於氣滯、氣虛兩端,尚有寒凝血瘀(外寒、內寒)、熱壅血瘀、邪毒入營、痰火濕熱、產後惡露、金刃所傷、久痛入絡等因,或因瘀致虛、或因虛致瘀、或虛實夾雜、或大實有羸狀、或至虛有盛候等,臨床應用活血化瘀法可合辛溫行氣、甘溫益氣、溫經散寒、清熱瀉火解毒、清營涼血、除濕化痰等法,或攻、或補、或攻補兼施,使攻不傷正,補不礙邪。針對病因辨證施治,廣泛應用於各科疾病,才能為血瘀證賦予新的內容。

標籤:【要訣】【治病】【氣血】、【明白】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