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媽媽並非營養越多越好
根據我國產科學的定義,新生兒的出生體重等於或大於4000克就可以稱為巨大兒。近年來,我國巨大兒的發生率有所上升,發生率為7.12%,由於胎兒巨大,導致剖宮產手術以及相關母嬰併發症,肩難產、軟產道裂傷、新生兒窒息、顱內損傷、死產等發生率顯著增加。巨大兒在成年後罹患肥胖症的危險較大,進而成為糖尿病、高血壓等代謝疾病的易患人群。
巨大兒的發生原因很多。除了某些胎兒疾病外,一般認為與遺傳因素、過期妊娠,妊娠期糖尿病和孕期營養失衡有關,其中糖尿病孕婦的巨大兒發生率為10.29%,約7成的巨大兒是由於懷孕期宮內營養過剩導致的。一些准媽媽認為“多吃無害”,把水果當飯吃,以為水果維生素含量豐富,既不容易使自己身材走形,也能讓寶寶充分吸收。殊不知,過度攝入高糖類的水果會導致孕婦血糖偏高,同時也會為寶寶今後肥胖和罹患因肥胖導致的慢性疾病埋下隱患。
近十餘年來,國內外學者開展了大量相關性研究,具體有:孕期營養、出生體重等生命早期發育狀況與成人後血壓、血脂、血糖及胰島素敏感性以及肥胖、骨質疏鬆乃至腫瘤等疾病發生率等,並基於循證研究的結果提出了關於人類疾病起源的新概念——DOHaD,意指“健康與疾病的發育起源”。孕期均衡營養,對減少巨大兒以及相關併發症的發生率均存在著深遠的影響,DOHaD的相關研究更為我們提供了理論依據。在孕前、孕期、嬰兒期這些敏感窗口期合理營養,不但對寶寶的成年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會影響幾代人。
孕前體重與孕期增重是間接反映孕婦營養狀況的有效指標,胎兒的營養狀況不僅取決於孕婦懷孕期間的營養素攝入水平,還取決於孕前的營養儲備。因此准媽媽應將接受營養監測的時間提前至準備懷孕前期,通過從孕前、早孕、中孕、晚孕各個時期的營養監測制定個性化營養方案,這份營養方案既要滿足胎兒發育的營養要求,也要避免超標膳食給寶寶未來健康帶來的不利影響。通過孕期科學營養監測,為寶寶的未來健康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