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腰痛的原因是什麼 司機如何護腰 | 養生知識網


 

A-A+

司機腰痛的原因是什麼 司機如何護腰

2019年04月21日 司機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4 ℃ 次

    出租車司機或長途汽車司機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病率比較高,主要是開車時腰部的姿勢不良或不良姿勢過久,座位與方向盤的高度不協調,以及腰骶部受到長時間的顛震所致。所以司機長期駕車須注意護腰,那麼司機腰痛的原因是什麼,司機如何護腰,司機如何預防腰椎間盤突出呢?

司機為什麼會腰痛

1、時長時間保持坐姿,腰背部肌肉容易疲勞,會導致腰部肌肉勞損。

2、持續顛簸所產生的衝擊,會損害脊柱周圍的肌肉韌帶和椎間盤軟骨。

3、長時間面朝一個方向,容易導致腰部肌肉痙攣,從而引發腰椎錯位,壓迫神經,出現肩背部、腰部以及上下肢等部位的疼痛。

4、汽車坐椅到踏板的距離調節不正確和背部傾斜的角度不合理也可以引起脊柱非自然彎曲,導致腰腿痛、背痛。

5、汽車發動機所產生的低頻振動對腰椎間盤的損害也比較嚴重。

6、過高的車座還會使腰椎過度伸張,會增加腰椎負擔,引起腰椎間盤突出症。

護腰技巧大全,司機腰痛的原因是什麼,司機如何護腰

7、長時間處於空調下的司機朋友會受冷氣的影響,誘發腰痛

8、頻繁急剎車導致搖擺傷。行車過程中急剎車時,慣性及前衝力會使司機身體向前急衝,此時頸腰椎也會隨之向前猛地屈曲,之後又彈回原位,穩定結構也終究會疲勞損傷,長此以往便容易形成“搖擺傷”,致使腰肌勞損、筋膜炎,甚至腰椎間盤突出及腰椎滑脫。

9、車長期處於顛簸,顛簸時腰椎和汽車產生共振頻率是一樣的,腰椎在開車過程中不斷地被壓縮與拉伸,長期下來會加速腰椎的退化、突出。

10、汽車發生故障,需要鑽到車底修理時,如始終繃著下肢,就會使腰部過度後伸,工作時間一久,易發生腰部肌肉勞損現象。

司機如何預防腰椎間盤突出?

1、車底修理姿勢

在車底修理時,應把雙腿屈曲起來,減輕腰部負擔。

2、注意休息

一般私家車內部空間相對狹小,行車時身體、精神又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建議最多連續行駛不要超過兩小時,應每隔一小時休息10分鐘。下車散步、活動腰部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放鬆腰背部肌肉,有效減少腰痛的發生率。另外,對於已經有下腰痛或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急性發作期嚴禁一切駕駛活動。經休息、治療後,症狀緩解,也建議避免長時間駕駛,駕駛時務必佩戴較堅硬的腰圍,在顛簸不平的路況下,盡可能減速行駛,以免加重腰椎間盤突出,再次誘發腰腿疼痛。

盡量避免連續開車超過一小時。需要長時間開車時,每1-2小時應中途停車休息5-10分鐘,走出駕駛室,到外面稍微做一些腰部活動和保健體操,這樣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減輕頸腰部疲勞引起的頸腰痛。

3、體育鍛煉

司機坐的時間較長而活動少,預防腰痛最主要的措施是加強自身保護,即加強腰部肌肉的功能鍛煉,每天定期或休息時進行頸腰背部肌肉功能鍛煉,多參加諸如游泳等體育運動

兩側強有力的腰背肌可以穩定脊柱、防止腰背部的軟組織損傷和勞損、減輕腰椎的負荷、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環、減慢腰椎間盤退變的過程。鍛煉的方式可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如做廣播操、健美操、打太極拳等各種體育活動均可。

4、開車姿勢

有些開車族喜歡將座椅盡可能向前或向後調,其實這都是不正確的駕駛姿勢。座椅位置不正確對腰部影響巨大。座椅太靠前,關節活動範圍相應減小,四肢及腰部肌肉處於持續緊張狀態,長時間處於這一姿勢容易造成四肢及腰背肌肉酸痛。而座椅太靠後,四肢需要努力伸向方向盤及踏板,軀體勢必前傾加大,這樣的姿勢不僅不符合人體脊柱正常的生理曲線,增大了腰椎間盤的壓力,易引發椎間盤突出,而且腰背肌肉長期處於拉長狀態,容易引發肌肉疲勞性損傷。

要想保持姿勢正確,座椅面應略微後傾,調整椅背,與椅面成100-110度夾角(簡單的方法是在垂直坐姿的情況下,椅背頭部靠枕調整至與枕骨2-3拳距離)。座椅的前後調節應與駕駛員的身高、體型相關,一般雙上肢握方向盤,肘關節屈曲呈50-60度。雙下肢自然擱於踏板,膝關節自然屈曲呈60度左右為宜。臀部盡量靠後,在腰部可以墊2-3寸厚的腰墊,既可保持腰椎前凸的正常生理弧度,又對腰部有一定的支撐作用。

護腰技巧大全,司機腰痛的原因是什麼,司機如何護腰

應把座位適當地移向方向盤,使方向盤在不影響轉向的情況下盡量靠近胸前,同時靠背後傾角度以100度為宜,不要使後傾角度太大,並調整座位與方向盤之間的高度。使靠背能抵住自己的腰部,讓腰部肌肉得到支撐,週身血液循環通暢。座位過低雙肩會有上聳的感覺,過高則易使腰椎過度過伸增加了腰部的負荷,誘發腰椎間盤突出症。

5、空調溫度

現代許多汽車中都配有空調,給司機們創造一個涼爽的環境,但涼氣對於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司機來說又屬於“風寒”之邪,容易誘發腰痛。因此,盡量不要把駕駛室的溫度調得太低,同時還要注意與駕駛室外的溫度變化,避免腰部感受風寒濕邪,謹防感冒。因為感冒打噴嚏的瞬間腹壓驟然增高,極易引發腰間盤突出

6、不開顛簸路

顛簸的路面上開車會對腰椎產生脈衝式的壓力,這種壓力對於患有腰疾的司機來說是極其有害的,會使間盤內的壓力突然升高降低,會對纖維環產生強烈的撕扯,患有腰間盤突出的患者纖維環已經很脆弱,經過長時間的撕扯極容易導致纖維環徹底破裂,導致腰間盤脫出。

7、不要吸煙

吸煙過多也能發生腰背痛,這是因為煙葉中某些化學物質可使血管收縮,血管壁缺血缺氧,椎間盤營養狀況惡化,從而加速椎間盤退變。同時,吸煙可引起咳嗽,嚴重的咳嗽又會引起椎間盤內壓力升高,促進椎間盤退變,導致腰椎間盤突出,故應戒煙。

8、保護腰椎的姿勢

站立勞動者:髖、膝關節微屈,以15度左右為宜,自然收腹,雙側臀部肌肉向內收縮,使骨盆前傾,腰椎變直。

坐位工作者:調整坐椅的高度恰好使雙膝關節能自由屈伸,上腰椎與靠背椅貼近,保持脊柱伸直。椅子坐板不能太窄,應能托住雙側大腿為宜。

半彎腰的勞動者(如炊事員、理髮師等):保持下腰部伸直,兩足分開與肩平行,使重力落在雙髖關節和雙足上。

重體力勞動者:彎腰搬重物時應先伸腰部,然後屈髖下蹲,再用力伸直髖、膝關節,挺腰將重物搬起。集體抬動重物時,要挺胸直腰,先屈髖下蹲,然後同時托起重物。

多做令腰部感到舒適的動作,不做容易傷害腰部的動作。如果感到某個動作或姿勢使腰部重力加大或加重疼痛,就應立刻停止,否則就容易造成痛。有人在鍛煉時,長時間總是做一些不符合生理的動作,本來是想鍛煉身體,其實適得其反。比如常見的壓腿動作,特別是幅度較大的時候。

為了對抗使腰間盤長期受壓的重力,可以雙手努力向上提升,也可以把住門框或單槓、雙槓,放鬆腰部,身體向下沉,來回晃動、抖動、扭一扭,即使不離開地面也可以,簡單地說,就是伸一伸、拉一拉、沉一沉、晃一晃。

9、減少彎腰

不論平時或持重時均應減少彎腰。因為向前彎腰時腰間盤後移,若反覆彎腰,一旦保護髓核的纖維環磨損,可能發生椎間盤透明變性甚至斷裂,特別是在後外側的薄弱處。健康的椎間盤能將上部體重均勻地傳至下位椎體面上,在身體垂直運動時起著緩衝震盪的作用。有時如果必須做彎腰動作,這時可以用彎膝下蹲動作來替代,簡單講就是盡量彎膝不彎腰。

10、正確用力

俗話說立柱頂千斤,舉重運動員能負重舉起超過自身體重數倍的重量,就是利用了正確的技術。舉重時,背肌用力使腰柱挺直,腹肌收縮後下蹲,腰部始終處於直立狀態,收腹挺胸,這就是安全姿態。在坐姿時,腰部不能空,要緊靠椅背或用靠墊以使腰部直立,尤其對於長期坐著工作的人,不能讓腰間盤後移,如司機、辦公室人員等。

11、避免頻繁急剎車

護腰技巧大全,司機腰痛的原因是什麼,司機如何護腰

急剎車時,慣性及前衝力會使司機的身體向前急衝,此時頸椎及腰椎也會隨之向前猛地屈曲,之後又彈回原位,長此以往容易形成“搖擺傷”。養成良好的開車習慣,平穩駕駛既能提高行車安全,又能有效減少腰部的負荷。

12、保暖睡硬板床

睡硬板床,注意保護腰背部。腰部要保暖。時值寒冬,不能為追求時髦而少穿衣服,甚至露腰。溫暖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促進傷部恢復,風和冷是物理刺激,它使血管收縮,血流減緩,尤其是吹過“過堂風”後,容易刺激神經,引起疼痛,特別是有傷的部位,容易舊病復發

使用護腰的注意事項

腰帶可以起到兩個作用,其一是保暖,其二是支持腰部。如果自己感到腰部無力,還是早用為好。腰帶可以自己做,用舊棉布或內衣縫製,也可去商場購買,最重要的就是選擇適合自己體形的來使用,尤其應以柔軟、舒適為佳。

1、護腰適用於腰椎間盤突出、產後保護、腰肌勞損、腰椎病、胃寒、痛經、小腹墜脹、身體畏寒等症的溫熱理療。多用於腰部急性疼痛、腰椎間盤突出症等輔助治療。

2、護腰適宜人群:久坐、久站人群。如司機、伏案工作人員、銷售員。體質虛寒,腰部需要保暖、矯形的人群。產後婦女、水下工作人員、冰凍環境從業人員等。患有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腰椎骨質增生等人群。肥胖者可利用護腰幫助腰部省力,同時也有利控制食量。

3、有的患者戴上護腰就不肯摘,認為長期使用對腰部有支撐作用,不怕再次損傷腰椎和肌肉。事實上,護腰只在腰痛急性期使用,不疼時還戴著可能導致腰部肌肉廢用性萎縮。

4、戴護腰的時間應根據腰疼情況而定,一般3~6周為宜,最長使用時間不能超過3個月。因為在發病期,護腰的保護作用可使腰部肌肉得到休息、緩解肌肉痙攣、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疾病康復。但它的保護是被動的,短時間內有效,如果長期用護腰會減少腰部肌肉鍛煉機會,減少腰部力量形成,腰肌就開始逐漸萎縮,反而造成新的損傷。

5、護腰大多數是皮革製品,透氣性不好,時間久了易損壞局部皮膚。因此,護腰在腰疼急性期可以用,如果腰疼緩解無需戴護腰,即使在急性期,如果是躺著休息或是晚上睡覺都可以摘掉護腰。

開車的朋友越來越多,經常開車如何預防腰痛腰椎病就顯得尤其重要。

標籤:【腰酸痛是什麼原因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