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送禮要送得有「理」 | 養生知識網

 

A-A+

給孩子送禮要送得有「理」

2021年06月06日 少兒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9 ℃ 次

禮物是父母和孩子之間感情溝通的重要紐帶。但兒童心理專家、教育學者卻提醒大家,給孩子送什麼禮物,怎樣送禮物,送的時候說什麼話,是頗有講究的。

本期受訪專家:錢文 華東師大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學院副教授、心理學博士龔敏 烏魯木齊南路幼兒園副園長尹建莉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

禮物的選擇

好建議1:購買禮物之前,家長不妨傾聽一下孩子的需求,只要在合理範圍之內,應該盡量滿足。千萬別認為小孩子提出的要求“很無聊、很幼稚”,有時,就是簡簡單單的一盒巧克力、或是一隻小皮球便能給孩子帶來他最需要的快樂。

好建議2:家長可以試著自己動手製作一些“留有空白”的小禮物,比如一隻紙風箏,讓孩子在上面畫上圖案,既表達了關愛,又能讓他發揮想像力。

壞做法1:送不符合幼兒心理特徵的東西。比如3歲以前的孩子,送給他形象怪異、扭曲的面具、玩偶等。太小的孩子對“變形”的事物會產生心理恐懼。變形金剛也只適合讀小學以後的孩子玩。

壞做法2:不加分析地送一些含有不良文化的玩具。比如奧特曼,男孩子拿了這種玩具就開始“打打殺殺”,既渲染了暴力氣氛,又助長了外來不良文化的侵入。

專家說理:禮物本身含有認知功能,在節日送禮,又是一種文化的表達。家長給孩子送禮物,最重要的是表達一種關愛,因此不必拘泥於種類,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可以。但送出的東西一定要安全,而且最好能符合不同年齡段的心理特徵,讓孩子獲取真正的快樂。

包裝的形式

好建議1:包裝不必過分精美奢華,裝個盒子、包一層花紙即可,弄得樸素一點。有的禮品本身就有包裝,也不必費心再裡三層外三層了。

好建議2:如果家長特意要培養孩子的手指動作能力,可以適當地把禮物多裝幾個盒子,讓孩子自己動手逐一拆開。但不要設計得太複雜,超出了孩子的能力所及。

壞做法:什麼包裝都沒有,隨便地把“裸露”的禮物直接交給孩子。

專家說理:包裝本身並不太重要,太過豪華也會帶給孩子心理負擔。但把禮物稍微包裝一下,比較鄭重地送出手,會讓孩子覺得你對送禮物這件事、對他本人都很重視。有的孩子天天嚷著要爸爸媽媽“帶禮物回來”,其實就是為了引起家長對他的重視。

送禮的方法

好建議1:聖誕夜,在孩子睡著後,把東西一樣樣地包好,有的可以扎上綢帶,然後擺到她醒來後一眼能看到的地方。到了早上,禮物一樣樣打開,充滿懸念、謎底終於揭開、驚喜連連……

好建議2:三四歲的孩子特別喜歡捉迷藏,可以把送禮物設計成一場尋寶遊戲,培養他的方位感和對大小、顏色的認識。

專家說理:家長稍稍花一些心思和時間,就可以讓孩子有不同凡響的經歷,讓他的生活和世界煥發出奇異的光彩。孩子不是為“長大”或“成功”、“成長”活著,孩子首先是為“童年”而活著。我們要讓自己的孩子有過做天使的經歷,不要讓她生來只能做沒翅膀的凡人。

換一種送法

好建議1:孩子生日或是重大節日的時候,家長可以給他和他幼兒園裡的小夥伴們一人準備一份小禮物,哪怕是一塊餅乾,也是一份心意。

好建議2:爸爸媽媽給孩子送禮物的同時,也要求孩子給爸爸媽媽送一份禮物,最好是他自己動手做的,比如一幅畫就行。

專家說理:借助禮物能很好地建立起家長和子女之間的情感關係,這種關係應當是雙向的,父母讓孩子感受到愛,也要讓孩子學會愛父母。而對於3歲以上的孩子來說,正處於人際建立的初期,通過送禮物樹立“分享”的概念,將幫助他們長大後形成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

該說什麼話

好說法1:“瞧,這就是給你的禮物!媽媽愛你,爸爸也愛你!”

好說法2:“你已經連續3個星期得到‘大紅花’了,這段時間在幼兒園的表現真應該獎勵一下!”

壞說法1:“這個東西很貴的哦,你玩起來要當心,千萬不要搞壞!”

壞說法2:“禮物已經給你買好了,但現在不能拿出來。你今天晚飯吃得乖就給你,不乖就甭想得到!”

壞說法3:“你這次考得不錯,應該得到禮物。不過下次要考得更好,會有更棒的禮物!”

專家說理:家長千萬不能以錢來衡量禮物的價值,禮物承載的是對孩子的愛,愛的程度怎麼能同商業價值劃等號?

把禮物作為對孩子表現好的獎勵是可以的,但只能獎勵他過去的表現,不能用來獎勵預期。很多家長習慣用禮物來吊孩子胃口,例如“你下次考到第幾名就帶你去迪士尼”,這是完全錯誤的做法,把禮物降格為“代幣”,會讓孩子逐漸對禮物失去興趣,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

標籤:【理】、【送得】、【送禮】、【孩子】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