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呵護孩子的童心嗎 | 養生知識網

 

A-A+

你會呵護孩子的童心嗎

2021年01月06日 少兒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4 ℃ 次

童心是嬌嫩的、易碎的,稍不留神,就會從過分的要求中逃走,從粗暴的呵斥中消失。孩子們的細膩、透明、五彩的童心,是需要成人精心呵護的。生活中,我們常常感歎孩子心太難懂,為此,本報組織四個典型的童心案例,請來聽說吧心理咨詢中心的資深心理咨詢師、“孩子心靈的親密朋友”李一卉,讓我們跟著她的點評,走進孩子的童心吧。 CASE 1

凳子都穿了鞋子

幼兒園放假了,陽陽和爸爸到叔叔家玩,他發現,叔叔書房裡的凳子腳都套著套子,就興奮地對爸爸說:“爸爸,叔叔家的凳子都穿了鞋子!”爸爸糾正說:“你胡說什麼呀,這明明是椅套嘛。”陽陽不解地走開了。

專家點評:家長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心感受孩子的內心世界。在孩子的眼裡,任何事物都能激發他無窮的想像力。椅套和鞋子是完全不相干的東西,陽陽卻把它們想像在了一起,這種奇怪的想像正是孩子眼中的世界。爸爸糾正陽陽的想像性表述,是因為爸爸沒有用孩子的眼光來看世界,而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理解。陽陽提出以上有趣的問題時,爸爸可以鼓勵並引導他弄清楚,叔叔家的凳子為什麼穿“鞋子”?這樣,既促進了孩子綜合能力的發展,又教給了孩子生活常識。

CASE 2

惠惠的聲音太小了

惠惠是一個膽小的女孩。有一次,老師請她到台上給大家講故事,她一開口下面的同學就示意聲音太小,結果她的聲音不但沒變大反而更小了。老師俯下身子輕輕地在她的耳邊說:“老師和你一起來講。”很意外,惠惠的聲音大起來了,教室裡漸漸安靜下來,同學們靜靜地聽著。她的聲音越來越大,老師的聲音漸漸地小下去。

專家點評:這位老師做得非常棒!用積極的行為幫助孩子學會把關注力放在自己的內在,而不是外界。人有時候會缺乏安全感,進而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成人尚且如此,孩子更是這樣。為了讓這種情緒能夠得到緩解,需要家長或老師陪伴著孩子來一起面對這種情緒。這樣,孩子的不安全感和不良的情緒就能有效緩解。

CASE 3

媽媽是個壞媽媽

晚餐時,為了鼓勵桐桐吃得快又好,媽媽表示要帶他晚餐後去散步。後來,媽媽忙著收拾屋子,便忘了這一承諾。當晚上睡覺時,桐桐的情緒有了異樣的波動,不願意睡覺。桐桐平時可是個乖孩子,今天怎麼了?媽媽很納悶。桐桐還說:“媽媽是一個壞媽媽。”這讓媽媽很生氣,於是打了桐桐的小PP。

專家點評:孩子是獨立的個體,需要得到家長的尊重。當孩子的情緒有異樣波動時,家長先不要生氣,而要探究其中的原因,平靜地與孩子進行交流:“桐桐為什麼覺得媽媽是壞媽媽呢?媽媽想當好媽媽,能告訴媽媽桐桐為什麼這麼想嗎?”與孩子交往時,家長不要為了讓孩子聽話而輕易給孩子承諾。如果承諾了,就一定要履行承諾。如果沒有履行承諾,家長要真誠地向孩子道歉。這樣做,不僅能讓孩子更認同自己的父母,有了好的行為模板,學會做錯事情要向他人道歉,同時也讓孩子學會接納和包容他人。

CASE 4

老師不讓我脫鞋

班上組織舞蹈活動時,翔翔還在外面玩。這時孩子們進舞蹈室時都把小鞋擺在室外。翔翔玩夠了進來的時候,老師把他領到隊裡,讓他參與活動。可翔翔卻一個勁地往外走,老師只好把門關上,沒讓他出去。翔翔回家卻跟媽媽說:“上舞蹈課時,別的小朋友都脫掉了鞋子,老師不讓我脫。”

專家點評:老師忽略了翔翔要求自己跟別人平等的心理要求。老師以為翔翔還想出去玩,而翔翔是想出去像其他小朋友一樣把鞋子放到室外。作為家長和老師,首先要懂得這個階段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不完善,他們更多地是直接用行動來表達自己的意願。翔翔一個勁地往外走,其實是想用行動來表示和其他小朋友一樣,把鞋子擺在教室外面。

專家建議

用心感受孩子的內心

每個人能否健康成長,學齡前的這個階段至關重要。家長和老師都是孩子成長階段的重要陪伴者,一定要瞭解這個時期兒童的一些心理特點,並順應孩子的這些心理特點。

1.首先一定要拿出專門的時間來陪伴孩子,與他(她)共同面對所遇到的人和事。在陪伴中,細心觀察孩子。

2.放低身份,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他所看,想他所想,用心感受孩子的內心世界。滿足孩子探索世界、瞭解人類和自然的好奇心,不要用成人的思維,將主觀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3.尊重孩子,以身示範,做出表率,讓孩子有好的認同模板,並給孩子適度自由成長的空間。

4.在陪伴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如觀察力、想像力等能力。並且學會用生動、形象、活潑的方式(如:自編故事、做遊戲等)讓孩子適應家庭條規和社會規範。

記者手記

童心≠成人心

呵護童心的前提是瞭解童心。童心與成人心是不一樣的。在童心的世界裡沒有規則,沒有框框套套,沒有任何關聯的事物都可以想像在一起。我們家長習慣於用成人心來看待孩子的言行,這必然會導致讀不懂孩子的心。因為讀不懂而加以糾正或打擊童心,生活中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也許你一句不經意的批評,扼殺了一位天才的成長。

童心是需要鼓勵的,哪怕是一句簡短的話,像案例二中一句“老師和你一起來講”,也許可以令孩子終生難忘。童心也渴望平等,不是成人的世界才講平等,孩子的世界也需要平等。

標籤:【嗎】、【童心】、【孩子】【呵護】、【你會】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