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的新用途 | 養生知識網


 

A-A+

甘草的新用途

2019年02月2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9 ℃ 次

甘草的異名在《神農本草經》稱美草、密甘,列為上品。《別錄》稱密草,《陶弘景》又稱國老,俗話說“朝中國老,藥中甘草”,意思是甘草就像國老一樣,“德高望重”、“功勳卓著”,是一種近乎完美、作用強大、使用廣泛的藥物。

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脹甘草或光果甘草的乾燥根及根莖,除去鬚根,曬乾,切成厚片供藥用。其性味為甘,平,歸心、肺、脾、胃經。早在2000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甘草主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金瘡消,解萬毒……”其功能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主要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一、甘草新用途

現代藥理研究認為:甘草主含甘草甜素、甘草甙、甾甘露醇、β—固甾醇、糖類、有機酸等物質。因此甘草具有解毒作用、抗利尿作用、抑制組織胺引起的胃酸分泌作用,又有抗炎、抗過敏反應作用等。甘草的新用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用於解毒  對多種中毒有很好的解毒作用,有解百毒之稱,主要解毒有效成分為甘草甜素的吸附作用、甘草次酸的類腎上腺皮質激素作用;甘草甜素水解後產生葡萄糖醛酸結合解毒。

2.用於內分泌及神經系統疾病  可以用以治療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阿狄森氏)、產後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症(席漢氏征)、尿崩症等。其有效成分與甘草的類腎上腺皮質激素作用、抗利尿作用有關。

另外,甘草還可以治療三叉神經痛、先天性肌強直症、腓腸肌痙攣症等,這與甘草的解痙及抑制末稍神經興奮性作用有關。

3.用於呼吸系統疾病  甘草有祛痰止咳的功效,因此常用來治療風寒咳嗽、風熱咳嗽和寒痰咳嗽,復方甘草合劑就是一個使用非常廣泛的止咳良方。

甘草可廣泛用於治療咽峽炎、喉炎、氣管炎、支氣管炎、哮喘、咳嗽、咯血等疾。這些與甘草的鎮咳、解痙等作用有關。

4.用於消化系統疾  甘草具有抗胃潰瘍作用,抗胃炎作用。這與甘草有解除平滑肌痙攣、抑制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作用。甘草還有防止肝硬化、降低轉氨酶的作用,因此許多護肝的藥物,比如甘利欣等,都含有甘草或者甘草甜素。

甘草還可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及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甘草還有“緩和藥性、調和百藥”的功效,也就是說,甘草既能夠緩和藥力過於猛烈的藥物之藥性,使它們藥力溫和而持久,如附子配甘草;又能夠協調某些藥性相反的藥物在人體內的作用,如溫燥之藥乾薑配苦寒之藥黃連時,也會加入甘草。如果說中醫配方講究“君臣佐使”,那甘草絕對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佐使藥”,有時候還當上了“君藥”或者“臣藥”(起主要的治療作用的藥物)。

二、甘草也有副作用

雖然甘草用途廣泛,幾乎無方不用,但使用不當也有副作用。

古代就有本草學家指出甘草“有小毒”,一次使用量不宜過大。甘草“味甘”,凡是甘味的藥品,起作用都比較遲緩,不能治療急症,還能妨礙消化功能,加重各種“濕證”的症狀。此外,甘味還可能導致“腎氣”受損,因而“腎病禁甘”。可見,即使根據中醫學說,甘草的作用也不是萬能的,禁區很多。

目前對甘草藥理作用的研究更上了一個台階。甘草主要含甘草甜素,可水解成甘草次酸。甘草次酸的化學結構和作用都類似於腎上腺皮質激素。大家都知道,長期服用激素可以引起血壓升高等等,因此,甘草雖然屬於天然植物藥,相對比較安全,但長期濫服甘草的話,還是會產生全身浮腫、血鈉濃度增高等現象。長期的水腫可加重心臟和血管的負擔,加上高濃度鈉離子對血管壁的損害,最終可導致高血壓發生。

甘草連續使用期限不超過3個月,1次服用不宜超過10g;高血壓、水腫患者以及中老年人慎用甘草制劑;服藥期間注意監測血壓,必要時可以配合服用安體舒通來對抗甘草副作用

甘草不宜與甘遂、大戟、芫花、海藻同用,但臨床中只要掌握甘草與海藻的用量,還是可以配伍的。

標籤:【新用途】、【甘草】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