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對容易混淆的中藥 | 養生知識網


 

A-A+

幾對容易混淆的中藥

2018年04月2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1 ℃ 次

五加皮和香加皮

五加皮性溫、味辛、苦。具有消炎抗菌、鎮痛、解熱的藥理作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風寒濕痺、關節酸痛、四肢痙攣、腰膝酸軟和體虛乏力。香加皮性溫、味辛、苦有毒。具有明顯的強心、利尿、消水腫的藥理作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心力衰竭,風濕性關節炎、心慌、氣短和下肢水腫等症。兩藥作用完全不同,不可相互替用。

半夏和水半夏

半夏性溫、味辛,有毒,入脾,胃經。具有明顯的鎮咳、祛痰、解毒、止嘔的作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咳嗽多痰、哮喘、胸脘滿悶和噁心嘔吐等症。水半夏性咳嗽痰多、支氣管炎。水半夏無鎮咳作用。藥物功能不同,不可相互代用。

大黃和土大黃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下、消炎抗菌、收斂、利膽、止血的藥理作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實熱便秘、積滯腹痛、濕熱黃疸、牙齦腫、口舌生瘡、瘀血閉經、癰腫瘡毒和燒傷燙傷等症。而土大黃無清熱解毒的作用,臨床直接使用有致腹痛的副作用,配方時切不可用土大黃代替大黃。

雞血籐與大血籐

雞血籐性平、味甘、濕,具有活血補血的作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月經不調、肢體麻木和放射性白細胞血、止痛、抗菌消炎等藥理作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胃用十二指腸潰瘍等症。西藥作用有異,不可相互替用。

半枝蓮和半支蓮

半枝蓮全草含生物鹼、黃酮甙、酚類、甾體。性辛平無毒。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血、止痛作用。主治吐血、衄血、血淋、赤痢、黃疸、咽喉疼痛、肺癰、疔瘡、跌打刀傷、蛇咬傷等。內服煎湯15-30克(鮮品30-60克),外用搗敷。血虛者不宜服。半支蓮系江西民間草藥。性苦寒。有清熱解毒作用。治咽喉腫痛,燙傷、跌打損傷,濕瘡。以外用為主,搗汁含漱(治咽喉痛)或搗爛外敷。

木鱉子和番木鱉

木鱉子與番木鱉是兩味不同的中藥,但由於其名近木鱉子,又叫木蟹。其功能主要是消腫散結,祛毒生肌,但由於其毒性較大,內服治很少,大部分是外用於治療疔瘡癰腫,瘰疬癬疥等疾病。如有人用木鱉子仁30克,研為細末,置於25O毫升陳醋中浸泡一周,過濾取液外塗,治療神經性皮炎、於體癬及禿瘡,療效很好。

番木鱉有馬錢子之別名。番木鱉是一種劇毒的藥物,主要含有番木鱉鹼(土的寧),成人用0.5毫克即可中毒,30毫克即可致死。因此,很少做內服藥用。番木鱉外用治療某些疾病還是十分有效,如用番木鱉加井水磨汁滴耳或將番木鱉油煎滴耳可治療中耳炎;將番木鱉潤濕切成薄片,排列於橡皮膏上貼敷於患側(向左歪貼右側,問右歪貼左側)治療顏面神經麻痺有很好的療效。

 

標籤:【中藥】、【混淆】、【容易】、【幾】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