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提示觀察長痘位置可反映內臟疾病
炎熱的夏季,許多油性皮膚的人一不小心就會和“痘痘”來一個親密接觸。在祛“痘”大戰中,去火、瀉火是不少人常用的“兵法”。然而,從戰“痘”結果來看,使用這一“兵法”卻並不能百戰百勝。有人在夏天拚命喝涼茶和各種清熱瀉火的湯,“痘痘”不僅不消退,反而還愈演愈烈。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長“痘痘”其實與每個人的體質有很大關係。不同原因引起的“痘痘”不僅表現不同,祛“痘”時也應採取不同的對策。如果在祛“痘”大戰中用錯“兵法”,不僅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痘痘”還可能來一個讓你措手不及的“大反攻”。
猛喝涼茶 “痘痘”愈演愈烈
20歲的廣州小伙子阿傑一直受“青春痘”的困擾。為了“戰痘”,阿傑經常喝冰凍涼茶和冷飲。阿傑的媽媽還會專門給兒子煲各種清熱瀉火的湯水。
但如此“瀉火”了一段時間,阿傑的痘痘不僅沒有消退,反而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有的痘痘甚至結疤了。阿傑近日前往廣州市中醫醫院皮膚科就診時,才得知自己原來是脾虛體質,而這種體質的人並不適合吃過多寒涼的食物,否則會加重脾虛的症狀,因痰濕阻滯而使痘痘“猛長”。
“痘痘”位置
暗示健康問題
“中醫認為,痤瘡的發生與每個人的體質有很大關係。有些人天生面如桃花、皮膚白淨細膩,有些人則一生下來就容易長痘,這可以說就是稟賦不耐造成的。”馬萬里表示,一般來說,面部、胸前和後背是痤瘡的三大好發部位。但即便都是長在臉部的“痘痘”,因具體位置不同,也能多少看出每個人的體質特點。
他舉例說,肺火重的人,“痘痘”往往長在臉部兩側的顴骨周圍,特別是右邊的面部會長得多一點;胃火重的人通常鼻部周圍容易長“痘”;脾火重的人則以嘴唇周圍長“痘”為主要特徵;如果額頭“痘痘”長得較多,則說明心火較重;腸火較重的人,“痘痘”則會在下頦部長得較多。
痰濕體質
夏季“痘痘”易加重
“痘痘”雖然一年四季都可以“茁壯成長”,但特殊的氣候條件對“痘痘”的長勢也會產生一定影響。馬萬里表示,廣州地區夏季暑濕重,因此痰濕體質的患者,在這個季節“痘痘”情況往往容易加重。
他分析說,一些長期脾濕的患者,開始往往屬於痰濕阻滯型,這類人群臉上看起來特別油光發亮,似乎總也洗不乾淨臉;如果脾濕的時間長了,這類患者還可發展為痰淤氣滯型,此時患者的面色會變得非常昏暗,“這類人群的痤瘡往往表現成硬的小疙瘩,或是像疤痕囊腫和暗色結節等損害。”
“戰痘”小貼士:
炎性丘疹 千萬別擠
痤瘡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種。輕度痤瘡表現為粉刺(包括白頭粉刺、黑頭粉刺兩種)或小的圓形丘疹;中度痤瘡除了有粉刺和圓形丘疹外,有時還會出現膿包;重度痤瘡則在前兩者的基礎上,進一步演變成結節、囊腫。
“如果已經出現炎性丘疹,千萬不能用手去擠、去抓,否則可能發生擴散,並留下疤痕。”他同時提醒愛美的女性,長痤瘡時,最好少用化妝品,以免堵塞毛孔,妨礙皮膚的正常呼吸。
多吃五穀雜糧 保持大便通暢
“保持大便的通暢對預防痤瘡非常重要。”馬萬里表示,肺與大腸相表裡,因此,“臉上長東西,一定要通大便,許多痤瘡患者前來就診時經常已經便秘了很多天。”
在飲食方面,為預防痤瘡的發生,平時應多吃五穀雜糧、蔬菜、水果,少吃辣椒、酒、牛肉、羊肉、狗肉及肥鵝、蹄子等油膩刺激性食物。
五類“痘”易混淆
馬萬里表示,長“青春痘”的患者,從中醫角度分析,主要有肺胃火重、痰濕阻滯、痰淤氣滯、肝氣淤滯及沖任失調五大類型。“但從臨床上來看,一個患者往往不是單純有一種情況,而是幾種情況混雜在一起。”
不同體質戰“痘”攻略:
肺胃火重型
特徵:痤瘡長在顴骨或者鼻部。
對策:清肺火、胃火。用枇杷葉、桑白皮、地骨皮煲水喝。
痰濕阻滯型
特徵:面部泛光、油膩,好像總也洗不乾淨臉似的。
對策:健脾祛濕。可辨證使用陳皮、法半夏、厚樸、蒼朮、薏苡仁、綿茵陳。
痰淤氣滯型
特徵:面色昏暗,痤瘡為硬的小疙瘩,像疤痕一樣的囊腫和暗色結節。
對策:活血化淤。可辨證使用桃仁、紅花、赤芍、丹參、益母草。有痛經的女性可加忍冬籐、土元。
肝氣淤滯型
特徵:好發於壓力大的女性,往往伴有月經不調。
對策:疏肝解郁。可辨證使用柴胡、枳實、白芍、陳皮、香附、益母草、連翹。
沖任失調型
特徵:容易腰酸、腰痛、肚子痛,睡眠不好。
對策:補腎的同時去虛火。可辨證使用淫羊藿、菟絲子、知母、黃柏、白薇、炙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