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核的功效與作用_橘核的藥用價值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藥橘核的功效與作用專區,為您詳細介紹橘核的功效與作用、橘核圖片、橘核的藥用價值、橘核的炮製方法等,要想知道更多橘核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養生之道網。
- 橘核簡介
- 橘核圖片
- 橘核的功效與作用
- 橘核的藥用價值
- 橘核的藥用附方
- 橘核的炮製方法
- 橘核配伍應用
- 橘核方劑制劑
- 橘核臨床應用
橘核簡介
橘核,中藥名,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種子。果實成熟後收集,洗淨,曬乾。本品略呈卵形,長0.8~30px,直徑0.4~15px。表面淡黃白色或淡灰白色,光滑,一側有種脊稜線,一端鈍圓,另端漸尖成小柄狀。外種皮薄而韌,內種皮菲薄,淡棕色,子葉2,黃綠色,有油性。氣微,味苦。
橘核圖片
橘核的功效與作用
理氣;散結;止痛。主疝氣;睪丸腫痛;乳癰;腰痛。用於小腸疝氣,睪丸腫痛,乳癰腫痛。
1、《日華子本草》:治腰痛,膀胱氣,腎疼。炒去殼,酒服良。
2、《綱目》:治小腸疝氣及陰核腫痛。
3、《本草備要》:行肝氣,消腫散毒。
4、《醫林纂要》:潤腎、堅腎。
橘核的藥用價值
【入藥部位】植物的乾燥成熟種子。
【性味】味苦,性平。
【歸經】歸肝、腎經。
【功效】理氣,散結,止痛。
【主治】用於疝氣疼痛,睪丸腫痛,乳癰乳癖。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克:或入丸散。外用:橘核微炒為末,25%的酒精調後外敷患處。
【禁忌】體虛患者慎用。
橘核的藥用附方
1、治四種頹病,卵核腫脹,偏有大小;或堅硬如石;或引臍腹絞痛,甚則膚囊腫脹;或成瘡毒,輕則時出黃水,甚則成癰潰爛:橘核(炒)、海藻(洗)、昆布(洗)、海帶(洗)、川楝子(去肉,炒)、桃仁(麩炒)各一兩,厚樸(去皮,薑汁炒)、木通、枳實(麩炒)、延胡索(炒、去皮)、桂心(不見火)、木香(不見火)各半兩。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酒、鹽湯任下。虛寒甚者,加炮川烏一兩;堅脹久不消者,加硇砂二錢(醋煮),旋入。(《濟生方》橘核丸)
2、治乳癰初起來潰:橘核(略炒、五錢,黃酒煎,去滓溫服,不能飲酒者,用水煎,少加黃酒。(《光華醫藥雜誌》(3)6:53,1935)
3、治腰痛:橘核、杜仲各二兩。炒研末,每服二錢,鹽酒下。(《簡便單方》)
4、治酒齇風,鼻上赤:橘子核(微妙)為末,每用一錢匕,研胡桃肉一個,同以溫酒調服,以知為度。(《本草衍義》)
橘核的炮製方法
1、橘核:除去雜質,洗淨,乾燥。用時搗碎。
2、鹽橘核:取淨橘核,鹽水炙法炒干,用時搗碎。
橘核配伍應用
1、配木香本藥味辛,性溫,芳香而燥,為行氣止痛的要藥。《本草綱目》:“木香乃三焦氣分之藥,能升降諸氣”。二藥相配,可直達厥陰肝經雨行氣血,散寒濕,對於寒濕疝氣,睪丸腫脹之證,甚為合適。
2、配山楂核,山楂核偏於助消化,磨積塊,橘核可散結止痛,常用於治疝氣痛,兩藥相伍,散結止痛力量加強。
3、配荔枝核,鹽水炒橘核入下焦行氣散結止痛;荔枝核入肝經,行散滯氣,一偏入氣分,一偏入血分。兩藥合用,祛寒止痛,散結消腫,治疝氣疼痛,睪丸墜脹疼痛等症。
橘核方劑制劑
1、橘核丸(《濟生方》)
橘核、海藻、昆布、海帶、川楝子、桃仁、厚樸、木通、枳實、延胡索、掛心、木香。用治睪丸脹腫偏墜,痛引臍腹,或堅硬如石,不痛不癢,陰囊腫大。劑型:蜜丸,每丸重9克。服法用量:每服一丸。溫水送服,日服二次。
2、香橘散(《張氏醫通》)
小茴香、橘核、荔枝核。主治寒疝疼痛,睪丸偏墜。劑型:蜜丸,每丸重9克。服法用量:每服一丸。溫水送服,日服二次。
3、腰痛方(《簡便單方》)
橘核、杜仲。治療腰痛。劑型:散、炒研末,服法用量:每服6克,鹽酒送服,日服二次。
4、治酒鼓鼻方(《本草衍義》)
橘子核、胡桃仁。用治酒查風,鼻上赤。劑型:散、微炒研末,服法用量:每服3克。灑調服。日服二次。
橘核臨床應用
治療急性乳腺炎:將橘子仁碾成細末,以25%酒精或一般甜酒、白酒(適當稀釋)調濕,均勻鋪於紗布上,敷於炎症處。乾燥後即須更換。嚴重病例可另用橘子仁1兩,加白酒或甜酒1兩,水2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每天3次,每次口服20毫升。對已有明顯膿腫形成的病例,除使用上述方法外必須切開引流。共治療49例,均獲滿意療效。在15例住院病人中,除5例已有膿腫形成外,其餘10例早期患者用藥後1~3天炎症即消失。
以上就是一些橘核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關注養生之道網中醫養生頻道。
標籤:【橘核】、【橘核丸】、【桔核】、【荔枝核】、【龍眼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