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的功效與作用_甘松的藥用價值 | 養生知識網


 

A-A+

甘松的功效與作用_甘松的藥用價值

2018年09月18日 中草藥 暫無評論 閱讀 35 ℃ 次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草藥甘松的功效與作用專區,為您詳細介紹甘松的功效與作用甘松圖片、甘松的藥用價值甘松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甘松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養生之道網

甘松簡介


甘松,中藥名,為敗醬科植物甘松的乾燥根及根莖。春、秋二季採挖,除去泥沙和雜質,曬乾或陰乾。本品略呈圓錐形,多彎曲,長5~18cm。根莖短小,上端有莖、葉殘基,呈狹長的膜質片狀或纖維狀。外層黑棕色,內層棕色或黃色。根單一或數條交結、分枝或並列,直徑0.3~1cm。表面棕褐色,皺縮,有細根和鬚根。質鬆脆,易折斷,斷面粗糙,皮部深棕色,常成裂片狀,木部黃白色。氣特異,味苦而辛,有清涼感。

甘松圖片


甘松

甘松

甘松

甘松的功效與作用


理氣止痛;醒脾健胃。主脘腹脹痛;不國民飲食;牙痛;腳氣。用於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嘔吐;外治牙痛,腳腫。

1、《本草拾遺》:主熏皮黚黯,風疳齒匿,野雞痔。

2、《日華子本草》:治心腹脹,下氣。

3、《開寶本草》:主惡氣,卒心腹痛滿。

4、王好古:理元氣,去氣鬱。

5、《綱目》:治腳氣膝浮,煎湯淋洗。

6、《現代實用中藥》:適用於頭痛、腹痛及精神憂鬱等證,並能驅蛔,凡因蛔蟲而發驚瘸者,用此有效。

甘松的藥用價值


【藥名】甘松

【入藥部位】植物的乾燥根及根莖。

【炮製方法】除去雜質和泥沙,洗淨,切長段,乾燥。

【性味】味辛、甘,性溫。

【歸經】歸脾、胃經。

【功效】理氣止痛,開郁醒脾,外用祛濕消腫。

【主治】用於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嘔吐;外用治牙痛,腳氣腫毒。

【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適量,泡湯漱口或煎湯洗腳或研末敷患處。

【禁忌】氣虛血熱者忌服。

甘松的藥用附方


1、治各種腸胃疼痛:甘松香、木香、厚樸。煎服。(《四川中藥志》)

2、治神經性胃痛:甘松香、香附、沉香。煎服。(《四川中藥志》)

3、治痰眩:半夏曲、天南星各二兩,甘松一兩,陳橘皮一兩半。上為細末,水煮麵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薑湯下,食後。(《雞峰普濟方》松香丸)

4、治癔神經衰弱,腸胃痙攣等:甘松六錢,廣皮一錢半。水500毫升,浸於沸水內三小時(每半小時內煮沸一次)。分十二次服,日服六次。(江西《中草藥學》)

5、治腎虛齒痛:甘松、硫黃等分。為細末,百沸湯泡,漱口。(《普濟方》)

6、治濕腳氣,收濕拔毒:甘松、荷葉心、稿本。三味煎湯,洗之。(《普濟方》甘松湯)

甘松的配伍應用


1、配山柰,二藥皆入脾胃經,相須為用,則藥力大增,長療脾胃虛寒之食慾不振等症,有健脾消食之功。如《本堇匯言》曰:“甘松治老人脾虛不食,久瀉虛脫……與山奈合用更善。”

2、配白芷,行氣止痛,甘松甘溫,能行氣散寒、緩急止痛。白芷辛溫,能散風除濕、芳香通竅。甘松得白芷,則相使為用,行氣止痛之力倍添,善治風邪惡氣卒中之心腹痛,故《本草求真》謂:“凡因惡氣卒中,而見心腹痛寫……者,可同白芷並用。”

3、配鹿角霜,理氣開郁,益精健腦。甘松甘溫,能行氣止痛、開郁醒脾;鹿角霜鹹溫,能溫補肝腎、健腦益精。二藥伍用,一散一守,相須相使,共奏理氣開郁、健腦益精、安心神、療失眠之功。主治用腦過度,元精受損之頭昏、頭響、失眠、健忘等症。

4、配荷葉,收濕拔毒。荷葉苦澀性平,功能清熱利濕;甘松辛香甘緩,善能行散解毒。二藥配伍,相須為用,甘松得荷葉,清熱解毒力增;荷葉得甘松,收濕除濕效長。故《普濟方》甘松湯以此二藥等相伍,專治濕腳氣等有收濕拔毒之功。

甘松的臨床應用


甘松醒脾暢胃之藥,治心腹卒痛,消脘腹脹滿,皆取溫香行散之意。其氣芳香,入脾胃藥中,大有扶脾順氣,開胃消食之功。

1、治老人脾虛不食,久瀉虛脫,常與當歸、白芍等配伍,有溫而不燥,甘而不滯之功,治脾陽虛,可與三柰配伍同用。

2、治霍亂轉筋,甘松為必要之藥,可與附片、黃連、吳茱萸等配伍,治真寒霍亂,極有捷奏之效。

甘松的副作用


氣虛血熱者忌服。

1、《本草拾遺》:得白芷、附子良。

2、《本草從新》:辛香伐氣,挾虛者忌之。

以上就是一些甘松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關注養生之道網中醫養生頻道。

標籤:【甘松的功效與作用】、【甘松的藥用價值】、【甘松別名是什麼】、【甘松是什麼】、【中藥甘松的功效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