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早起運動最能暖和身子
中醫:驅寒=補“陽氣”
寒流一來百病出:傷風感冒、哮喘、鼻炎、痛經、胃病……中醫認為,驅寒就是保護身體陽氣,運動、進食等所有驅寒功夫都為這個目的。
寒流一過,醫院急診室裡總是人滿為患。形容寒冷的名詞——瑟瑟發抖、寒戰、寒顫、顫抖、打顫、冷顫,個個在冷天看了都讓人不寒而慄。其實啊,“寒冷”不止是種感覺,讓你手腳冰冷半夜凍醒,腰酸背痛肚子痛,冷出的病也不在少數。
“冷”出來的疾病
中醫說法,寒冷更是百病之原。冷出來的病不在少數。
舉個例子,痛經冬季發作會更嚴重,身體受涼,尤其腹部受寒特別容易發生,這叫宮寒。寒冷會加速神經血管收縮,引起內臟器官痙攣,引發胃痛、腹痛等。對寒冷有深刻體會者應該還有關節炎患者,天一冷就錐心痛,幾乎無法做事。
冬季懼冷跟體質有關。陽虛體質、氣虛血虛者特別怕冷。缺陽補陽,吃和動上如果配合中醫的“補陽”理論,效果更好。
冬日打響保暖大戰
最有效的方式:運動
太陽升起做運動
太陽升,陽氣升。要取暖,早上太陽升起後運動效果最佳,能幫助提高身體陽氣。但話又說回來,只要身體動起來,什麼時間都值得提倡。
除了慢跑,你還可以快走、爬山、做操的方式進行運動,運動時間以自己不感覺疲勞為準。
越賴床越寒冷
越冷越不想動,越冷越打包縮成團,用身體取暖——如果這樣,那就活該一直冷吧。不充分發揮身體機能,機能當然更加懶惰。這類人會陷入越來越怕冷的惡性循環。
寒冷收縮血管,而運動讓血液暢通,血液循環加快的過程,就是身體加熱的過程。所以,哪怕只是多走走路,也比在床上躺著強很多。
最偷懶的方式:充足睡眠
早睡晚起冬“藏”能保暖
陽氣可以推動五臟六腑的運作,是人體溫暖的來源,陽氣不足時容易精神倦怠和怕冷。充足睡眠,正好可以補充陽氣的不足。尤其冬日宜早睡,這也符合中醫冬季要“藏”的養生觀念。
對於慢性病患者,如關節炎、冠心病患者可以在太陽出來之後再起床,一來可以避開清晨的嚴寒,也可以減少慢性病患因溫差過大而造成血管急速收縮,導致心臟病、中風發作的危險。
最快的方式:吃
吃肉有熱量
食物是最快讓身體暖和的一招,尤其是熱騰騰的飲品。一到冬天,火鍋、燒烤火透全城就是這個原因。
人到冬天為什麼愛吃肉呢?這是人類進化對抗自然的規律。天冷了,肉類這種含高蛋白的東西,正是身體所需。減肥節食還不吃肉,難怪冬天縮成一團了。
除了多吃肉類 ,沖杯高蛋白質的熱牛奶、溫補功效的紅糖姜茶,都是取暖的好方法。
熱補要慎重
當歸、肉桂、黨參等都是溫精補腎的藥,有一定取暖作用。但是,個人體質不同,有些人受補,有些人吃過後出現便秘、鼻血、煩躁、失眠等不適,說明所補非物。應找中醫師做體質辯證,針對個人的弱點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