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 怎樣選常用中成藥 | 養生知識網


 

A-A+

胃痛 怎樣選常用中成藥

2020年01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6 ℃ 次

寒痛型:

患者表現為受驚或吃生冷食物所誘發,胃痛突然發作,疼痛劇烈,喜熱敷或熱飲。胃寒、口不渴、腹脹、吐酸水等。這類患者選用以下中成藥較為適宜:

A.姜棗沖劑:主要成分有乾薑、大棗。功能主治是發散祛寒,和胃溫和。適用於風寒感冒,胃寒胃痛的患者。

B.野蘇顆粒:主要成分為野木瓜、白礬、陳皮等。主要是理氣調中,和胃止痛。用於氣滯寒凝所致胃脘脹痛、腹脹、噯氣。

C.香砂養胃丸:主要成分有木香、砂仁、白朮、陳皮、半夏、茯苓、香附、枳實、豆蔻、廣藿香、厚樸、甘草、生薑、大棗等。能溫中和胃,用於不死因食,胃脘滿悶或泛吐酸水等。

D.胃氣止痛丸:由香附、高良姜等組成,具有理氣散寒、安胃止痛的功效。適用於外感寒邪所致寒凝氣滯的胃脘脹痛,噯氣呃逆,不思飲食。

熱痛型:

患者表現為胃脘疼痛較甚,內有灼燒感,泛酸嘈雜,煩躁易怒,口乾口苦等。這類患者選用以下中成藥較為適宜:

A.胃利康:由柴胡、赤芍、枳殼、丹參、延胡索、莪術、黃連、大黃、黨參、甘草等。能行氣活血,洩熱和胃。用於氣滯血瘀兼肝胃鬱熱所致的胃脘疼痛、脹悶、灼熱、噯氣泛酸、煩躁易怒、口乾口苦以及慢性淺表性胃炎。

B.六位安消散:含土木香、大黃、山柰、寒水石、訶子、鹼花等。能疏肝洩熱、和胃、導滯消積、行血止痛。用於胃痛脹滿、消化不良、大便秘結、痛經。

C.加味左金丸:主要成分有黃連(姜炙)、吳茱萸(甘草炙)、黃芩、柴胡、木香、香附(醋制)、郁金、白芍、青皮(醋制)、枳殼(去瓤麩炒)、陳皮、延胡索(醋制)、當歸、甘草。本方系清肝瀉火、降逆止痛之劑。用於胃脘脹滿、痛連兩肋、胸悶噯氣、心煩易怒、嘈雜吐酸、口乾口苦。胃熱嘈雜、兼噁心吐酸、口渴喜冷,或似饑非饑;胸悶不思飲食,或胸悶痰多,多食易饑;嘔吐吞酸,噯氣頻作,胸肋滿痛、煩悶不舒;噯氣胸悶,口渴唇乾,腹脹食少,嘔吐痰炎,大便不暢,小便黃少。

D.左金丸:由黃連、吳茱萸組成。能瀉火疏肝、和胃止痛。用於肝火犯胃、剜肋脹痛、口苦嘈雜、嘔吐酸水,不喜熱飲。

氣痛型:

患者表現為煩躁發怒而疼痛發作。胃脘脹痛、痛連兩肋、打嗝或矢氣後疼圖減輕等。可選用以下中成藥:

A.胃蘇顆粒:由紫蘇梗、香附、陳皮、香櫞、佛手、枳殼、檳榔、雞內金(制)等組成。能理氣消脹、和胃止痛。主治氣滯型胃脘痛。症見胃脘脹痛,竄及兩肋,得噯氣或矢氣則舒,情緒鬱怒則加重,胸悶食少,排便不暢及慢性胃炎見上述症候者。

B.疏肝和胃丸:由香附(醋制)、白芍、佛手、木香、郁金、柴胡、白朮(炒)、陳皮、檳榔(炒焦)、炙甘草、菜釜子、烏藥等組成。用於疏肝解郁、和胃止痛。用於兩肋脹滿、食慾不振、打嗝嘔吐、不思飲食、噯氣泛酸。

C.氣滯胃痛顆粒:由柴胡、延胡索、枳殼、香附、白芍、炙甘草等組成。能舒肝理氣、和胃止痛。用於肝郁氣滯、胸痞脹滿、胃脘疼痛。

食滯痛型:

患者表現為暴飲暴食後引起胃脘脹滿而疼痛。打呃酸臭、噁心嘔吐,吐後或矢氣後疼痛減輕。可選用以下中成藥:

A.保和丸:由山楂(焦)、六神曲(炒)、半夏(制)、茯苓、陳皮、連翹、萊菔子、麥芽(炒)組成。能消食、導滯、和胃。用於食積停滯、脘腹脹痛、噯腐吞酸、不欲飲食。

B.胃得安片:由白朮、倉術、神曲、澤瀉、川穹、草豆蔻、萊菔子、陳皮(制)、瓜蔞、檳榔、甘草、馬蘭草、綠衣枳實、麥芽、姜半夏、茯苓、黃柏、山姜子、黃芩、乾薑、香附(制)、厚樸、木香、紫河車組成。和胃止痛。用於胃痛、胃酸偏多者。

C.木香順氣丸:由木香、檳榔、香附(醋制)、厚樸(制)、枳殼(炒)、倉術(炒)、砂仁、陳皮、青皮(炒)、甘草組成。行氣化濕,健脾和胃。用於脘腹脹痛、噁心、噯氣。

虛痛型:

脾胃虛寒者表現為胃脘泛痛,空腹痛甚,進食後疼痛減輕、喜溫喜按,泛吐清水等。胃陰虛患者表現為胃脘灼熱、隱隱作痛、饑不欲食等。可選用以下中成藥:

A.香砂六君丸:由木香、砂仁、黨參、白朮、茯苓、炙甘草、陳皮、半夏組成。能益氣健脾、和胃。用於脾虛氣滯、消化不良、噯氣食少、脘腹脹滿、大便溏瀉。

B.附子裡中丸:由黃芪、甘草(炙)、人參(去蘆)、當歸(酒陪干或曬乾)、橘皮(不去白)、升麻、柴胡、白朮組成。溫中健脾。用於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洩瀉、手足不溫。

常見胃痛如何根據情的不同而選用適合症的中成藥服用,對於改善胃痛是至關重要的。古人常說:“對症下藥,方能取效”就是這個道理。當然,在服藥期間,要忌辛辣、生冷、油膩食物,如此有利於胃痛的恢復。若服用中成藥一周,胃痛仍不見好,應到醫院查治,以防延誤情。

標籤:【中成藥】、【常用】【選】【怎樣】【胃痛】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