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後皮膚顏色鑒別反映身體狀況
養生導讀:拔罐療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有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的療法。由於中醫講究體質的辨證論治,拔罐後觀察皮膚的顏色、氣味等,可以瞭解此時身體的狀況以及自身體質。
拔火罐有疏經絡、祛濕氣的作用,因此,風濕痺痛、腰背痛、頭痛、痛經、感冒、咳嗽、哮喘、消化不良、腹脘疼痛以及各種神經麻痺症狀都在其治療範圍內。拔火罐對於陳舊性損傷、慢性肢體疼痛的治療最拿手。
拔罐在皮膚上呆一段時間後,會吸出很多東西,有的是液體狀的,有的是固體膠狀物質,中醫認為這是人體內痰濕污濁之物被吸出,液體狀的東西,表明人體內痰濕不是很嚴重,如果吸出的呈膠狀,說明痰濕情況嚴重,需要進一步進行治療。
專家介紹說,有些人不宜拔罐,如白血病、血友病患者;皮膚過敏,全身枯瘦或皮膚失去彈力者;某些腫瘤患者;體質太虛弱者和兒童、孕婦等。一些特殊部位也不宜拔火罐,如肚臍正中(神闕穴)、血管淺顯處、胸壁、皮膚細嫩處、疤痕處、鼻、眼、乳頭、骨突處,皮膚鬆弛有較大的皺褶處,或局部皮膚破潰處。
很多人都覺得,拔火罐後,皮膚上留下的顏色越深,說明身體中風重、濕重、淤重。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專家說,顏色深淺與拔罐停留的時間長短、負壓的力度深淺有關係。拔罐後皮膚之所以發紫,主要是毛細血管破裂造成的,剛開始可能是發紅,出血時間長就會發紫。因此,從拔罐後留下的顏色來判斷是寒氣重還是濕氣多,是內熱還是虛熱,這沒有多大根據。拔火罐後一定不能馬上洗澡,否則很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發炎,但可以洗完澡後拔火罐。
1、皮膚呈白色:體內溫氣重
表現:在皮膚顏色的改變上,如出現白色的小水珠,則表明為體內濕氣重。有的人體內濕氣嚴重,水濕多而毛孔一時無法全部排出體外,拔罐後會表現為皮膚起小水泡。
方法:體內濕氣重,單靠拔罐可能無法全祛除濕氣。最好的方法便是讓陽光照射。人體內的陽光便是陽氣,補充陽氣才能讓濕氣消散。女性可以用艾灸灸關元穴、子宮穴,利用一個灸盒便能將兩個穴位同時艾灸。
2、出現黃色物質:體內有病邪
表現:出現黃色的物質,可能說明體內存在其他病邪;黃色的物質又散發著一股惡臭味,通常是皮膚病,如痤瘡。
方法:利用蓮花針拔罐逐淤法,在皮膚表面用蓮花針敲刺後再拔罐,此時會將體內的淤血一同排出體外。
3、皮膚呈黑紅色:感冒引起
表現:拔罐後皮膚呈黑紅色,無分泌物,顏色偏紅多為“痧”,通常為感冒。
方法:拔罐可排出毒素,另外,還可通過按摩穴位,來緩解感冒症狀。
4、皮膚呈偏黑色:勞累勞損所致
表現:顏色偏黑色為淤血阻滯,通常的症狀為勞累、勞損。
方法:勞損的部位除了拔罐,更好的方法是通過手法按摩配合中藥燙療,利用熱療活血通絡。
在家中拔罐時,需要注意保暖,最好不要在心前區、皮膚細嫩處、皮膚破損處、皮膚瘢痕處、乳頭、骨突出處拔罐,且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拔罐的舊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罐。為了安全起見,推薦家庭常用真空拔罐,操作簡單、調控自如,而且安全性高,不會因操作不當引發燒傷事件。
標籤:【拔罐】、【拔罐後皮膚顏色鑒別】、【拔罐水泡】、【拔罐顏色】、【拔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