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骨質疏鬆貫穿生命始終
目前,骨質疏鬆症在全球最常見疾病中的患病率居第六位,估計全球約兩億人患骨質疏鬆症。抽樣調查顯示,我國骨質疏鬆症的患病率為12.4%,其中男性8.5%,女性15.7%。
骨質疏鬆症導致骨折的危險性有增高趨勢。據統計,骨質疏鬆性骨折占骨質疏鬆症的20%,脊椎骨折、髖部骨折和腕部骨折是其最常見的臨床併發症。其中髖部骨折後第一年死亡率達20%,活動功能受限者近50%。歐美國家每年因骨折所花費的醫療開支高達230億美元。隨著全球人口的老齡化,骨質疏鬆症和骨質疏鬆性骨折的患病率及其醫療開支還將持續上升,而迅速增加的發展中國家的發病率會在不久的將來超過發達國家。如何正確理解併合理應對這一世界性問題,有關專家在2003年國際骨質疏鬆大會上給出了一些答案。
北京醫院骨科黃公怡教授指出,骨質疏鬆症是以骨量減少,骨微結構破壞為特徵的全身性骨骼系統的退化性病變。由於骨量的減少和骨質的降低使骨組織機械強度減弱,骨折的易感性明顯增高。在骨質疏鬆症患者中,骨強度既取決於骨的量,又取決於骨的質。前者是指骨的數量,它決定了80%的骨強度,因而是判斷骨強度最重要的因素,骨量減少一直被作為預測骨折危險的主要依據;後者是指骨的微結構、骨膠原成分、骨基質的礦化以及微骨折的修復能力,它決定了20%的骨強度。骨質疏鬆症患者的骨量值取決於本人青年期的峰值骨量(即骨量儲備);還與老年期或絕經期的骨轉換率(即骨丟失速率)密切相關。骨質疏鬆的發生除了與隨年齡增加出現的骨組織生物學退化所導致的骨量丟失、骨質下降外,也與運動系統、神經系統結構的退化和功能衰退引起人體內在、外在的力學環境變化相關。因此黃公怡教授認為,提高骨量、改善骨結構、防止骨質疏鬆和骨折發生,可以採用促進成骨、增加骨量或者抑制骨吸收、提高骨礦化的藥物,而適度的體育運動、經常的戶外體力活動以及一些有效預防跌倒、損傷的措施也都是有益的方法。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內分泌科伍漢文教授則提出,從胚胎到老年均要防治骨質疏鬆。他說,人體內總鈣量約1000克,分佈於骨骼的占99%,表明鈣對骨骼的重要性。成人鈣的適宜攝入量是每天800~1000毫克,調查顯示我國城鄉居民鈣攝入量均偏低,每天只有400~500毫克。由於近年來飲食結構改善、蛋白質和維生素d攝入充足,國人腸鈣淨吸收率逐年有所提高,這對骨代謝是有利的。而經過補鈣的孕婦、產婦、新生兒、哺乳期婦女的骨密度值均顯著高於未補充鈣者,而缺鈣和低骨密度值是發生骨質疏鬆的高危因素。
早產兒和足月產兒於出生時即有佝僂病者已屢見不鮮,而其母均有維生素d缺乏的情況;幼兒患佝僂病也比較常見,而骨骼快速生長的第一個時期是出生到兩歲。因此防治骨鹽不足和骨質疏鬆必須從孕婦及嬰幼兒開始,特別是對於兒童要確保鈣、維生素d和蛋白質的足量攝入,這樣有益於骨骼發育。
青春期是骨骼快速生長的另一個重要時期,在此期間脊椎骨和髖骨的生長速度是平常的5倍,而女孩在這一時期累計的骨量大約相當於絕經後30年丟失的骨量。此時補充適當的鈣並進行有效的體育鍛煉能夠有效地保護骨骼。另外,吸煙會直接影響骨峰值的形成並可能導致成年後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風險增加;酒精對於青少年骨骼發育也存在負面影響;而軟飲料會產生牛奶替代效應,即大量飲用軟飲料使得富含鈣的奶製品飲用減少從而間接導致骨峰值降低。因此,青少年戒煙、限酒、少喝軟飲料有助於提高峰值骨量和骨骼強度,從而防治骨質疏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