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能治療肝炎嗎?
治療效果的觀察指標應從簡單入手
針灸對慢性病毒性肝炎有無治療作用?如果有治療作用,其最主要作用是改善肝功能還是抗纖維化,是抗病毒還是體現在肝臟的病理改變?我認為,檢驗針灸對肝炎有無治療作用,應該從基礎入手,先觀察是否能改善肝臟生化指標。如果有確切作用,再進一步深入研究。這樣可以使我們的研究少走彎路,更精確、更直觀。
治療對像應選擇本人拒絕抗病毒治療、已有的保肝降酶等治療效果欠理想的慢性肝炎患者
治療肝炎單純使用針灸缺乏醫療依據,且患者依從性差。筆者認為,針灸治療肝炎,選擇對像應該是需要治療的慢性肝炎患者、本人拒絕抗病毒治療、已有的保肝降酶等治療效果欠理想的患者。在繼續維持原治療的基礎上,聯合針灸治療。
旋轉補瀉手法適合於針刺的量化
在常用的針刺手法中,旋轉補瀉手法較適合於科研使用。針刺補瀉的量化是決定針刺效果可重複性的重要條件。這種針體的順、逆時針方向運動完全可以用機械裝置實現,其量化結果將更加可信、可重複。
同一穴位、同一手法,並非治療次數越多效果越好
一次針灸取穴獲效後,繼續治療幾次才能使治療效果最大化,這在針灸治療中無定論。但以筆者經驗看,同一穴位、同一手法,並非治療次數越多效果越好。可先研究同一穴位、同一手法,一次取穴之治療效果,有肯定效果後再觀察多次取穴效果。
一經單穴的研究符合傳統中醫理論
按照中醫理論,左右陰陽不同,上下陰陽各異,五腧穴之間五行各別。因此單經單穴研究,可最簡捷揭示病症、臟腑、經絡、腧穴間的關係。
筆者發現,用先補左足少陽陽陵泉,後補右手大陵兩穴,對治療女子帶下病有較好的療效。但進一步研究發現,在治療同類型的女子帶下病中真正起作用的是補左足少陽陽陵泉,而補右手大陵效果並不明顯。因此兩經同時取穴可能掩蓋經絡與疾病的真正對應關係。在大樣本的科研設計中也會加大對照組的選擇,干擾統計結果。兩經取穴尚且如此,多經取穴更容易走此類彎路。
有效穴位重複性差三原因
臨床研究發現,先瀉再補右足少陰靈墟穴可改善肝功指標,但重複性差。其原因在排除偶然性及辨證錯誤外,還存在季節原因,上、下午原因,針刺指向原因等。
病情反覆有七種可能
病情反覆在排除偶然性外,根據傳統中醫理論還存在七種可能針刺次數是否要增加?因為同一經絡五腧穴所主疾病各不相同,是否取同一經絡之其他五腧穴或其他穴位或對側穴位效果更好?是否在春季或其他季節取穴可降低病情反覆?是否受經絡左右上下關係與上下午時間關係的影響?是否使用複式補瀉手法效果更佳?是否當聯合其他經穴治療效果更佳?是否該穴可改用灸法或刺血療法效果更穩定?
有確切效果的腧穴之間可聯合使用
假設補右手陽明陽溪與補左手太陰少商對同一證型的慢性乙肝患者有確切改善肝功指標作用,那麼如果想要讓這種結果疊加並效果最大化,最理想的分組對照觀察方案如下一、先補右手陽明陽溪,後補左手太陰少商。二、先補左手太陰少商,後補右手陽明陽溪。三、先補右手陽明陽溪,後瀉左手太陰少商。四、先瀉左手太陰少商,後補右手陽明陽溪。五、先瀉右手陽明陽溪,後補左手太陰少商。六、先補左手太陰少商,後瀉右手陽明陽溪。七、先瀉右手陽明陽溪,後瀉左手太陰少商。八、先瀉左手太陰少商,後瀉右手陽明陽溪。
以上分組觀察方法是按照兩點中醫理論提出的。一是先治標與先治本效果不一。因此單號組與雙號組僅是先後順序對調,目的是觀察先治後治效果有無差別。二是中醫有反佐理論,反佐後作用有可能更大。因此對照組也應該加入作用相反的瀉法來觀察。
尋找新的有效腧穴應遵循的原則
仍以假設補右手陽明陽溪與補左手太陰少商對治療同一種證型的慢性乙肝患者有確切改善肝功指標作用為例,我們會發現兩穴是表裡關係。再假設兩穴對治療肝郁脾虛型慢性乙肝患者有效,那麼兩穴的聯繫點是補金製木。可能下一個有效腧穴在於瀉肝膽或補脾胃。
自古以來“關、癆、臌、格”就是中醫四大難證,肝病佔其三。因此要想在肝病的針灸臨床科研方面有所突破,必須重視傳統中醫理論中所述的治療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