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主統血」與營衛 | 養生知識網


 

A-A+

「脾主統血」與營衛

2018年02月0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60 ℃ 次

中醫理論中,營衛和氣血是相通的,吳謙在《訂正傷寒論》中曾言及“營衛二者,皆胃中後天之谷氣所生,其氣之清者為營,濁者為衛。衛,即氣中剽悍者;營,即血中精粹者。以是定位之體而言,則曰氣血,以是流行之用而言,則曰營衛。”《黃帝內經》也明確提出營衛皆由脾胃所運化吸收的水谷精微化生而來,如《靈樞·營衛生會》說:“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

脾主統血”實際上是強調了衛氣對營血的固攝作用。衛氣為陽,營血為陰,衛陽對營血的運行具有約束、調節作用。《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陽者,衛外而為固也……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

若衛陽功能失常,“陽強不能密”,司開合失職,就可能導致營血不循常道,溢出脈外。臨床上衛陽功能失常又可分為過強、過弱、滯澀幾方面:衛陽過強則容易攜營血突破脈管約束,由此引發血熱妄行出血;衛陽過弱,統攝營血無力,則氣不攝血,營血可能自行溢出脈外,所謂“脾不統血”主要指“氣不攝血”;衛氣滯澀引起的營血變化主要是血瘀,當然血瘀也可以伴發出血,這主要是因為營衛阻滯,脈道不利,導致營衛別走旁道,這時候要以活血止血的方法來治療。

既然“氣不攝血”是由衛氣過弱引起來的,那麼為什麼“氣不攝血”中醫不去調衛卻來補脾呢?現代凝血因子缺乏的出血性疾病,都要明確是缺乏哪些凝血物質,以採取相應措施。現代西醫出血性疾病的原因有近百種之多,尚且還不包括許多原因不明的出血,其中的變化非常複雜。對出凝血系統這樣高度發展的自組織系統來說,雖然有著眾多的活性因子和複雜的相互關係,可是各種各樣的不同的血細胞卻由同一種造血干細胞產生,眾多的活性因子也不外乎由脂肪、蛋白質、糖或維生素等幾種營養物質變化而來,因而保證干細胞造血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的充分供給是保證這些活性因子的自我更新和調控正常進行的重要條件之一。

《黃帝內經》把脾胃功能的調整作為調控營衛自組織系統的重要措施,在臟腑理論體系中把脾胃推崇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就像李中梓在《醫宗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後天本論》所形容的:“安谷則昌,絕谷則亡。猶兵家之有餉道也,餉道一絕,萬眾立散;胃氣一敗,百藥難施。一有此身,先資谷氣。谷入於胃,灑陳於六腑而氣至,和調於五臟而血生,而人資之以為生者也,故曰後天之根本在脾。”在疾過程中防禦系統的更新和擴充是非常快速的,而這需要非常充足的物質供應,否則就容易發生整體的紊亂甚至崩潰。

脾主統血”除了脾胃為營衛生化之源的原因以外,還有一層原因,就是脾胃之氣與營氣、衛氣在中醫理論中有一定的混同。金元時期的李東垣在《黃帝內經》脾胃學說的基礎上,以補土立論,提出以胃氣統括諸氣的觀點:“夫元氣、谷氣、榮氣、清氣、衛氣、生發諸陽上升之元氣,此六者皆飲食入胃,谷氣上行,胃氣之異名,其實一也。”這樣營衛就和胃氣混同起來。由於營衛與脾胃的密切關係,這一概念的置換得到了中醫界的接受,這對維護當時中醫理論的自洽性有一定的意義,但也正因為如此,營衛卻進一步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後世醫家紛紛自創新說,君火、相火、陰火等新名詞不斷出爐,然而由於這些新的學說沒有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反而造成了明清之際中醫概念混亂的局面。葉天士的衛氣營血學說中的“營”、“衛”和《內經》營衛的原義相比已經有所改變,成為外感熱過程的兩個階段,這種概念的不同也是應該重視和區別的。由於脾胃之氣和營衛氣在中醫理論中有一定混同,所以中醫調理脾胃的治療很多並不是作用於飲食物的消化吸收,而是和免疫調控相關了,現代關於脾胃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

標籤:【營衛】、【脾主統血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