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污納垢 常吃8種肉讓你小命不保 | 養生知識網


 

A-A+

藏污納垢 常吃8種肉讓你小命不保

2016年05月16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5 ℃ 次

養生之道網導讀:肉食是大家常吃的食物,也是最滋補身體的美食,但是有些肉類是不可亂吃的,否則危害健康。那麼什麼肉類不可吃呢?什麼人少吃肉?日常如何健康吃肉?下面小編一一解答!

肉食
肉食

藏污納垢的“倉庫” 揭秘8種讓你短命的肉食

我國有句民諺:十年雞頭勝砒霜。為何有"十年雞頭勝砒霜"說法呢?據醫學專家分析,雞越老,雞頭毒性就越大,這是因為雞在啄食中會吃進有害的重金屬物。

除了,雞頭不能隨意吃外,像雞脖皮和鴨脖皮及氣管也不能吃。這裡面都含有大量的高膽固醇,所以最好不要吃這些部位。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還有哪些不能吃。

雞頭不能吃:

我國有句民諺:十年雞頭勝砒霜。為何雞越老,雞頭毒性就越大呢?醫學專家分析,其原因是雞在啄食中會吃進有害的重金屬物。

豬脖子的肉疙瘩不能吃:

食用時應易除豬脖子等處灰色、黃色或暗紅色的肉疙瘩,即稱為肉棗的東西,因為這些地方含有很多菌和毒,若食用則易感染疾病。 

禽"尖翅"不能吃:

雞、鴨、鵝等禽類屁股上端長尾羽的部位,學名"腔上囊",是淋巴腺體集中的地方,因淋巴腺中的巨噬細胞可吞食病菌和病毒,即使是致癌物質也能吞食,但不能分解,故禽"尖翅"是個藏污納垢的“倉庫”。

雞脖不能吃:

雞脖鴨脖不要吃皮,也不要吃到氣管。這裡面都含有大量的高膽固醇,所以最好不要吃這些部位。

魚“黑衣”不能吃:

魚體腹腔兩側有一層黑色膜衣,是最腥臭、泥土味最濃的部位,含有大量的類脂質、溶菌酶等物質。

羊"懸筋":

羊"懸筋"(又稱"蹄白珠"),一般為圓珠形、串粒狀,是羊蹄內發生病變的一種組織。

畜"三腺"不能吃:

豬、牛、羊等動物體上的甲狀腺、腎上腺、病變淋巴腺是三種"生理性有害器官"。

兔"臭腺"不能吃:

位於外生殖器背面兩側皮下的白鼠鼷腺,緊挨著白鼠鼷腺的褐色鼠鼷腺的褐色和位於直腸兩側壁上的直腸腺,味極腥臭,食用時若不除去,則會使兔肉難以下嚥。

養生常識 健康吃肉有學問

有關吃肉利弊的爭論仍然是難分勝負,但現有的許多證據表明了吃肉對某些人來說是不宜的。比如說,老年女性吃肉容易發生骨折;風濕患者更應少吃豬牛羊肉。誰不宜吃肉?

健康吃肉
健康吃肉

研究表明,吃肉多而吃蔬菜少的老年婦女,和那些吃蔬菜多而吃肉少的婦女相比,髖骨骨折的可能性更大。

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發表的這份報告說, 65 歲以上婦女吃肉過多,股骨組織會更快喪失。研究員塞爾邁耶指出,飲食中各種蛋白質可以對骨頭的新陳代謝起到不同的作用。她說,動物食品中提供的主要是前體酸,而植物食品中蛋白含有基礎前驅物。飲食中前體酸和基礎前驅物之間失去平衡就可能引起酸性物質積累,對骨頭起不良作用。因此,老年婦女不宜過多吃肉。

德國專家近日建議,風濕病患者在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切勿忽視“對症進食”,特別是應減少動物脂肪的攝入量。

根據專家建議,雞蛋和動物內臟都應是風濕患者嚴禁食用的食品,而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以及香腸每週最多吃一到兩次。因為,動物脂肪中含有大量容易引起關節發炎的物質,過多進食富含動物脂肪的食物會加重患者病情。低脂牛奶、奶製品和魚肉是風濕患者的理想食品。特別是魚肉可以緩解風濕病人由於關節腫脹帶來的疼痛感。

何時不應吃肉?

許多人在體育鍛煉後或體力勞動後常有肌肉發脹、關節酸痛、精神疲乏之感。為了盡快解除疲勞,他們會選吃一些肉食,以為這樣可補充營養,滿足身體需要。其實,此時食用這些食品不但不利於解除疲勞,反而對身體有不良影響。

人類的食物可分為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判斷食物的酸鹼性,並非根據人們的味覺、也不是根據食物溶於水中的化學性,而是根據食物進入人體後所生成的最終代謝物的酸鹼性而定。酸性食物通常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糖類,含有鉀、鈉、鈣、鎂等元素,在體內代謝後生成鹼性物質,能阻止血液向酸性方面變化。所以,酸味的水果,一般都為鹼性食物而不是酸性食物,雞、魚、肉、蛋、糖等味雖不酸,但卻是酸性食物。

美國一位病理學家經過長期研究指出,只有體液呈弱鹼性,才能保持人體健康。正常人的體液呈弱鹼性,人在體育鍛煉後,感到肌肉、關節酸脹和精神疲乏,其主要原因是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被大量分解,在分解過程中,產生乳酸、磷酸等酸性物質。這些酸性物質刺激人體組織器官,使人感到肌肉、關節酸脹和精神疲乏。而此時若單純食用富含酸性物質的肉、蛋、魚等,會使體液更加酸性化,不利於疲勞的解除。而食用蔬菜、甘薯、柑桔、蘋果之類的水果,由於它們的成鹼作用,可以消除體內過剩的酸,降低尿的酸度,增加尿酸的溶解度,可減少酸在膀胱中形成結石的可能。

所以,人在體育鍛煉後,應多吃些富含鹼性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製品等,以利於保持人體內酸鹼度的基本平衡,保持人體健康,盡快消除運動帶來的疲勞。

如何正確吃肉?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用 6 年時間,連續觀察 8 萬多名女性,發現每天吃畜肉者患腸癌的危險比不吃畜肉者要高 2 。 5 倍。而且嗜吃畜肉容易引起腦萎縮,降低智能,誘發癡呆。

真想不到吃肉還有這麼多危險,可又有幾個人僅憑“吃草”就長大呢?

所幸,又有科學家指出,人還是可以從既想滿足吃肉的快感,又想保護身體健康的兩難選擇中找出一條可行的辦法:有選擇地吃肉。

專家提醒九類人少吃肉

肉類是飲食中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日食用50—75克肉。近日,剛剛發佈的北京人健康白皮書顯示,僅北京居民就有三成人吃肉超過了推薦量。中國營養學會理事、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范志紅為此提示,九類患者更應少肉,哪怕肉類品種挑選不當、烹調處理不當,都會加重病情。

1.腎功能損害者:雖然肉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蛋白質,但為了減輕腎的工作負擔,腎病患者蛋白質的攝入量應略低於健康人的量,必須和腎臟的排泄能力相適應,必要時暫時停止吃肉。

2.心血管疾病患者:研究證實,攝入紅肉過多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紅肉中飽和脂肪酸比例大,膽固醇含量高,對於控制病情不利。應少吃排骨、肥牛等,用魚肉和豆製品來替代。

3.脂肪肝患者:脂肪肝是由於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引起的,而肉的脂肪含量往往較高。脂肪肝患者不需要減少蛋白質供應,應優先選擇少油烹調的魚類,多用清燉和蒸煮方法來烹調肉類,去掉浮油再吃。

4.膽囊炎和膽結石患者:過多的動物脂肪會刺激膽囊的收縮,而肉裡大量膽固醇會增加膽結石的危險。所以,這類患者要少吃肉,最好用富含大豆卵磷脂的豆製品來替代,配合魚蝦類和低脂肪奶製品來補充蛋白質。

5.糖尿病患者:可以按健康人的數量食用瘦肉,但為了避免心血管併發症,宜優先選用魚類和禽肉。特別要注意的是肉類烹調應少油,以蒸煮方法為好,避免熏烤煎炸,避免產生過多的糖化蛋白產物。

6.痛風患者:海產品以及動物內臟中含有較多的嘌呤,瘦肉中嘌呤雖然不算高,但積少成多,也不可隨意多用。因此,痛風患者應對肉類限量。同時,肉類攝入過量會造成尿液酸化,尿酸溶解度低,更易沉積在體內。

7.濕疹患者:濕疹屬於刺激性皮膚疾病,紅肉中的大量飽和脂肪酸可能加強皮膚變態反應,從而加重病情,因此宜少吃肉。

8.狐臭患者:此類患者若攝入蛋白質過多,代謝產生的尿素會從汗腺中排出,被細菌分解後加重體味。一般吃葷多的人體味較重,吃肉少的人體味較輕,與此有一定關係。

9.過敏患者:部分人對牛羊肉等有慢性過敏症狀,如果檢測發現自己對某種肉有慢性過敏,應至少停止食用3個月,嚴重者1年以上,然後再試探性地食用,確認沒有不良反應,才能把這種肉納入食譜當中。

以上這些特殊人群,控制吃肉,並不意味著會發生蛋白質營養不良,因為膳食當中能夠替代肉的食物很多,除了水產品、蛋類和奶類之外,還有豆製品、堅果種子和澱粉豆。如1兩牛肉的蛋白質,可以用1兩紅小豆或1兩花生來代替。

總結: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我想大家都知道了如何吃肉最健康,以上盤點的這8類肉類,大家千萬別吃,否則吃走健康,就晚了哦!

 

 

 

標籤:【肉】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