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的老年食療 | 養生知識網


 

A-A+

我國古代的老年食療

2013年12月13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8 ℃ 次

     食療,全稱飲食療法,是根據情或人的需要,利用特殊的飲食來治療疾病的方法。我國食療起源於夏朝之前,距今至少有3000多年的歷史。傳說商朝宰相伊尹著的《湯液論》,就是採用烹調法製藥療疾。周朝曾於公元前1066年,設“食醫中士”的官職,專門負責以食治。到了東漢,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提出用“豬膚湯”和“當歸生薑羊肉湯”治療咽痛和產後腹痛,都是典型的食療方劑。魏晉南北朝時期曾有《食經》一書,系統地闡述了食療的功效,該書雖已失傳,但對食療的發展可說是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

 

    食療被推崇用於老年病,應歸功於唐初的醫學家孫思邈。孫氏擅長治老年病,他認為“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而“藥性剛烈,猶若御兵”,“藥勢有所偏助,令人臟腑不平,易受外患”,因此他提出老年病的治療應著重食療。由於孫氏的大力倡導,食療在唐宋時期得以發展。至宋朝王懷隱著《太平聖惠方》問世時,食療便已初步形成了一門專科。

 

宋神宗年間,泰州興化縣令陳直撰寫了我國早期老年醫學專著《養老奉親書》。書中列方231首,其中食療方劑有162首,占70.1%。這說明陳氏在治療老年病時,把食療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到了元朝,陳氏這本書由鄒續增了三卷,更名為《奉親養老新書》。該書在元、明、清三朝流傳很廣,還傳到朝鮮和日本,成為當時影響較大的老年醫藥,飲食保健的普及讀物。在明清時期,有關飲食養生、食物本草、食療和食療方劑的著作層出不窮,不僅在理論和方法上都更臻完善,而且食療的重點由老年人擴大到婦女、兒童,受到普遍重視。

標籤:【食療】【老年】【古代】【我國】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