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避暑更要以熱解暑
夏天趨涼避熱,冬天進補滋養,這似乎是人人皆知的鐵律。可記者近日採訪時發現,專家們的結論是“其實不然”。俗話說,“要想甜,加點鹽。”原來避暑也是同樣道理,有不少出乎人們習慣定勢的逆向思維。 夏日進補需清補 冬天進補,人人皆知。但是專家認為,炎炎夏日,人的胃納差,“入不敷出”,更需要進補。當然,夏天進補與冬天不同,應以清補為主。何為清補?即要滋陰、健脾、去濕和化痰。清補的食物有菌類、瘦豬肉、鯽魚、鴨、鵝、薏米、綠豆、冬瓜等等,還有不少你意想不到的食品。
——生薑,許多人都認為其燥熱,熱天不宜食用,其實我國自古就有“冬吃蘿蔔夏吃姜,無病消災壽命長”的說法。而現代醫學也認為,生薑具有稀釋血液,降低膽固醇,清除自由基,抗衰老的功效。而且生薑抗禦沙門氏菌的效果特別明顯,能防治腸胃病。此外,生薑還能提神醒腦,增進食慾,適合夏天食用。
——火腿,有人認為它肥厚味甘,夏天不宜,其實火腿四季都宜食,夏季則最佳。因為人在夏天往往胃口不好,厭吃葷腥,而火腿不但營養豐富,且食來不膩。
——甲魚,甲魚營養價值高,富含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又有健脾開胃、補氣益陰之功效,人在夏天體能消耗大,吃甲魚正好能補充營養,增強體質。
——黃鱔,它不僅含有大量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維生素和鈣質,而且易為人體吸收,清口不膩。 要想涼爽先親“熱” 酷暑時節,人們喝冰鎮水,洗冷水澡,有的人還整天呆在空調房裡,或泡在游泳池裡,否則就覺得不過癮。其實,這些方法只能暫時緩解酷熱感覺,對散發體內的熱氣毫無幫助。更糟糕的是,在冷水的刺激下,人的毛孔閉合,體內暑熱原本的散發途徑基本被堵死,反而更容易患上熱病,如長痱子、空調病等等。 中醫專家認為,夏天如果能熱一下出點汗會更好,更有利於熱量的疏導。因此建議夏天也應吃些熱的食物,洗熱水澡。養生家認為,在早、晚餐時,喝點熱粥是大有好處的,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專家提醒,以熱解暑應掌握好火候,否則適得其反。比如,洗熱水澡時水溫應控制在溫熱,令人微微出汗為好。大汗淋漓反而會傷人的正氣,降低人對疾病的抵抗力。 喝茶避暑不是越多越好 天氣炎熱出汗多,茶中又富含鉀,喝些茶水既能補水,又能補充出汗丟失的鉀。但短時間內喝進大量茶水不但不利於解渴,嚴重者還會“醉茶”。醉茶者疲乏無力,手足酸軟,口角流涎,腹部脹滿。嚴重者由於腦組織的水腫和嚴重的低血鈉症,會突然人事不省。 如果飲的是濃茶,則情況更糟,因為茶中的咖啡鹼雖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增進思維,消除疲勞,但是過量的咖啡鹼卻會導致感覺過敏,失眠多夢,頭痛噁心。嚴重者會導致驚厥和抽搐。茶中的氟化物雖然有護齒作用,但過量的氟在體內積聚後,會使牙齒變色和缺損,全身的骨骼和關節疼痛,肢體酸軟無力,嚴重者骨關節變形,活動障礙,甚至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