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護脾胃 養顏調理從五臟開始
導讀:脾胃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中醫認為,養好脾胃首先就要做的事情就是腹部避寒。經常曬曬太陽。除此之外,養護脾臟還要做哪些事情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壽世保元》中說:“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這裡說的“養內”就是要令體內氣血自然流暢,氣機升降無礙,臟腑順著天性本能發揮功能,按部就班地依次展開生長壯老的生命程序而盡享天年。“養外”就是只顧感官享受、滿足慾望,過分注重外表。這樣的人大多是外強中乾,容易得大病、暴病,到了老年,可能一擊就倒。所以,人的感官享受、各種慾望就像魔鬼蟄居在內心,在令人得到許多舒適感受的同時,悄悄銷蝕著生命。
起居——腹部避寒保暖
生活在北方的人通常要上護脾胃,下護子宮,中護肚臍。腹部避寒保暖是最基礎的養脾。避免在低窪潮濕的地方久住,應多進行戶外活動,曬曬太陽。否則會傷筋骨、傷脾胃。傷筋骨得痺症,傷脾胃則經常腫脹、身體沉重、陽氣虛而濕氣重。
飲食——滋補同時注意理氣
三餐按時有規律進行,早餐一定要吃,晚餐不要太晚。進食時要細嚼慢咽,不吃滾燙或者冰涼的食物;滾燙傷食道和胃,冰涼傷脾胃血脈。
老年人在滋補前,一定要先看脾胃行不行,如果舌苔乾淨,大便暢通,肚子不痛不脹,這說明脾胃健運,可以放心適當補益,但一些滋補陰柔的補品,如阿膠、首烏、熟地、牛肉等,一定要配些理氣、行氣、助消化的藥食,且不宜長久服用。食補的最好載體就是粥、湯水。多鹽多酸的飲食習慣,會助濕生濕,不利於脾胃健運,尤其在雨水多、潮濕的季節和低窪潮濕處,飲食上更要少鹽少酸。
許多女性面色無華、晦白或灰暗、肌膚粗糙、斑點叢生或皺紋纍纍,往往緣於五臟功能失調。再高明的美容師,恐怕也難掩其憔悴之態。因此,要想養顏美容,首先應增強臟腑的生理功能,這樣才能使容顏不衰。
心與容顏
心主血脈,其華在面,即心氣能推動血液的運行,從而將營養物質輸送全身。(保健品商城,低價限時搶購進行中!)而面部又是血脈最為豐富的部位,心臟功能盛衰都可以從面部的色澤上表現出來。心氣旺盛,心血充盈,則面部紅潤光澤。若心氣不足,心血方少,面部供血不足,皮膚得不到滋養,面色就會恍白晦滯或萎黃無華。
心氣虛、心血虧少者可將龍眼蓮子肉各30克,糯米100克,加水用武火燒沸,再改為小火慢慢煮至米粒爛透即可,常服此粥可養心補血,潤膚紅顏。
肝與容顏
肝主藏血,主疏洩,能調節血流量和調暢全身氣機,使氣血平和,面部血液運行充足,表現為面色紅潤光澤。若肝之疏洩失職,氣機不調,血行不暢,血液瘀滯於面部則面色青,或出現黃褐斑。肝血不足,面部皮膚缺少血液滋養,則面色無華。暗淡無光,兩目乾澀,視物不清。
對肝臟失調者,中醫提倡食用“銀杞菊花粥”。其做法為:銀耳、菊花10克,糯米60克。同放鍋內,加水適量煮粥,粥熟後調入適量蜂蜜服食。常服此粥有養肝,補血,明目,潤膚,祛斑增白之功。
脾胃健康
脾與容顏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運,則氣血旺盛,見面色紅潤,肌膚彈性良好;反之,脾失健運,氣血津液不足,不能營養顏面,其人必精神萎靡,面色淡白,萎黃不澤。
脾運障礙者應服用“紅棗茯苓粥”。其做法是:大紅棗20枚,茯苓30克,粳米100克。將紅棗洗淨剖開去核,茯苓搗碎,與粳米共煮成粥,代早餐食。可滋潤皮膚,增加皮膚彈性和光澤,起到養顏美容作用。
肺與容顏
肺主皮毛。肺的氣機以宣降為順,人體通過肺氣的宣發和肅降,使氣血津液得以布散全身。若肺功能失常日久,則肌膚乾燥,面容憔悴而蒼白。
肺功能失常者需要補肺氣、養肺陰,可食用“百合粥“。其做法是:百合4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將百合、粳米加水適量煮粥。粥將成時加入冰糖,稍煮片刻即可,代早餐食。對於各種發熱症治癒後遺留的面容憔悴,長期神經衰弱,失眠多夢,更年期婦女的面色無華,有較好的恢復容顏色澤的作用。
五臟養護
腎與容顏
腎主藏精。腎精充盈,腎氣旺盛時,五臟功能也將正常運行,氣血旺盛,容貌不衰。當腎氣虛衰時,人的容顏黑暗,鬢髮斑白,齒搖發落,皺紋滿面,未老先衰。
腎功能失調引起的容顏受損可服用“芝麻核桃粥”。其做法是:芝麻30克,核桃仁30克,糯米同放鍋內,加水適量煮粥。代早餐食。能幫助毛髮生長發育。使皮膚變得潔白、豐潤。
七竅連五臟 看臉部識健康
《內經》提出,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也就是說,通過觀察五官的異常情況,就能瞭解心、肝、脾、肺、腎可能存在的病變。
五臟養生
中醫:看七竅識五臟健康
所謂“七竅”,主要是指面部的七個孔竅,即眼二、耳二、鼻、口、舌。五臟的精氣分別通達於七竅,所以五臟有病,往往能從七竅的變化中反映出來。
心開竅於舌
“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實際上,心氣足,不僅能保證舌辨五味,舌頭轉動靈活、說話流利順暢也有賴於心神的健旺。通常來說,舌色紅潤即表示心之氣血充足。
心主血脈,舌上血管最為豐富而淺表,因而舌也能靈敏地反映出心的功能狀態。心陽不足,則舌胖嫩或紫暗;心陰不足,則舌紅絳;心血虛,則舌暗淡;心火上炎,則舌紅爛、生瘡、疼痛;心血淤阻,則舌紫暗或有淤斑;心主神志功能異常,則會出現語言障礙,說不清話。
腎開竅於耳
“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能聞五音矣。”也就是說,腎氣足者,就會聽力好。在病理方面,若腎精虧虛,則腦髓不足,容易出現頭暈、耳鳴、聽力下降等症狀,腎陰虛的病人還經常會有耳如蟬鳴的現象。
另外,老年人出現的聽力減退、耳聾失聰等衰老表現,也與老人腎氣較弱關係密切。所以,聽力較差的人,可以考慮是不是要補補腎氣。
養生食品
肝開竅於目
視力的好壞有賴於肝氣的疏洩和營養。中醫講,肝藏血,而血又是眼睛活動最直接的物質基礎,所以,肝血的盛衰會直接影響到視覺功能。若肝血不足,目失所養,則兩眼昏花、視物不明,出現如夜盲等問題;若肝經火盛,可見眼紅腫痛;肝陰虛,可致眼糊乾澀,或也可見眼珠不靈活、斜視等;肝氣鬱結過久,則能導致口苦目眩。
肺開竅於鼻
“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矣。”肺主呼吸,鼻為呼吸出入的門戶,所以說,鼻子要想發揮正常的通氣和嗅覺功能,就必須依賴肺氣調和,呼吸暢利。其實,“肺主氣”的功能除了會影響呼吸,還有供給鼻子營養、保證鼻子通暢、預防鼻病的作用。
臨床上,肺的某些疾病表現也常反映在鼻子上。如外感風寒影響到肺,就會鼻塞流涕、影響嗅覺;肺有燥熱,則鼻孔乾澀。反之,如果鼻出現以上異常變化,即可推斷肺臟病變。
脾開竅於口
“口唇者,脾之官也。”唇是口的組成部分,被認為是脾的外在表現之處,當脾氣健運,氣血充足時,口唇得養,則唇紅潤澤;若脾失健運,氣血虧虛,唇失所養,則唇色淡白,或萎黃無光。
不過要提醒的是,儘管五臟與七竅密切相關,但臨床診斷還需要結合其他方法綜合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