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的功效與作用_玳瑁的藥用價值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藥玳瑁的功效與作用專區,為您詳細介紹玳瑁的功效與作用、玳瑁圖片、玳瑁的藥用價值、玳瑁的配伍應用等,要想知道更多玳瑁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養生之道網。
玳瑁簡介
玳瑁,為龜科動物玳瑁背部的甲片。全年均可捕捉。將玳瑁倒懸,用沸醋潑之,其甲片即能逐片剝下,去掉殘肉,洗淨即得。該品為近圓形、三角形或多角形的板片,長10~20厘米,厚1.5~3毫米。邊緣較薄,中央稍厚。表面呈暗褐色的半透明體。並有暗褐色與乳黃色的花紋,平滑而有光澤;內面密佈白色的條紋或斑點,並有縱橫交錯的溝紋。質堅韌,不易折斷,斷面角質,氣無。以片厚、花紋明顯、半透明者為佳。
玳瑁圖片
玳瑁的功效與作用
1、鎮心平肝
《食性本草》曰:“治心風邪,解煩熱。”《本草綱目》又曰:“鎮心神,急驚客忤,傷寒熱結,狂言。”玳瑁甘寒,寒能清熱,甘寒養陰,入心肝經,清心肝火,鎮心安神,平肝熄風,功近犀角。
2、清熱解毒
《日華子本草》曰:“破癩結,消癰毒。”《本草綱目》又曰:“解痘毒。”玳瑁性寒,有清熱解毒之功。
玳瑁的藥用價值
【藥名】玳瑁
【別名】明玳瑁,玳瑁片。
【來源】為海龜科動物玳瑁的背甲。
【采收炮製】全年均可捕捉。捕得後,將其倒懸,用沸醋澆潑,其甲即能逐片剝下,去淨殘肉,洗淨,乾燥。刷淨泥土,用溫水浸軟後,切成細絲或研成細粉。
【性味】甘、鹹、寒。
【歸經】心、肝經。
【功效】平肝定驚,清熱解毒。
【用法用量】煎服,3~6g。多入丸、散,或磨汁服。
【注意】虛寒證無火毒者禁服。
玳瑁的藥用附方
1、治急風及中惡,不識人,面青,四肢逆冷,生玳瑁五兩(搗羅為末),安息香五兩(用酒煮似糊,用絹濾去滓),硃砂二兩(細研,水飛過),雄黃半兩(細研),琥珀一兩(細研),麝香一兩(細研),龍腦一錢(細研)。上藥都研令勻,以安息香糊和丸,如雞頭實大。用童子小便三合,生薑自然汁半合,相合暖過,不計時候,研下三丸。(《聖惠方》玳瑁丸)
2、治中風不語,精神冒悶及中惡中語:玳瑁(鎊)、丹砂(研)、雄黃(研)、白芥子各半兩,麝香(研)一分。上五味,搗羅為末,再同研旬,別以銀石器酒煎安息香一兩為膏,和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溫童子小便下,不拘時候服。(《聖濟總錄》玳瑁丸)
3、治痘瘡黑陷,乃心熱血凝也:生玳瑁、生犀角同磨汁一合。入豬心血少許,紫草湯五匙,和勻溫服。(《痘疹論》)
4、預解痘毒,通行時服此,未發內消,已發稀少:生玳瑁、生犀角各磨汁一合。和勾,溫服半合,日三服。(《靈苑宏》)
5、治迎風目淚,乃心腎虛熱也:生玳瑁、羚羊角各一兩,石燕子一雙。為末。每服一錢,薄荷湯下,日一服。(《飛鴻集》)
1、配犀角:犀角善清心肝胃實熱而涼血解毒,清心定驚。化斑止血,二藥功效相近,可以互化,合用力宏,用於熱灼心肝、神昏譫語、驚厥抽搐、小兒急驚。
2、配石決明:石決明善清肝火,又補肝陰,介類潛鎮,二藥合用,平肝潛陽,用於肝陽上亢、頭痛眩暈及肝陽中風。
3、配黃連:黃連燥濕清熱,為濕火鬱結上選之品,二藥配伍,清熱解毒,既用於熱病驚狂、神昏抽風,又可治癰疽瘡毒、紅腫熱痛。
4、配紫草:紫草清熱,涼血活血,解毒透疹,且可利尿滑腸,二藥相合,用於血熱毒盛、疹出不透、紫黑內陷。
玳瑁醫書記載
1、《食性本草》:“療心風邪,解煩熱。”
2、《日華子本草》:“破癥結,消癰毒,止驚癇。”
3、《綱目》:“解痘毒,鎮心神,急驚客忤,傷寒熱結,狂言。”
以上就是一些玳瑁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關注養生之道網中醫養生頻道。
標籤:【玳瑁的功效與作用】、【玳瑁的藥用價值】、【玳瑁別名是什麼】、【玳瑁是什麼】、【玳瑁的配伍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