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藥價格上漲 廉價優勢不再
古時民間百姓治病,皆用易得廉價之草藥。而如今,中藥逃不過哄抬漲價的命運,由昔日“草根”演變成今日的“矜貴”。且不說冬蟲夏草、高麗參、牛黃、麝香等貴重之物,現竟連金銀花、豬苓、川貝、板藍根等常用藥物亦連番漲價。一張藥方,動輒數十元一劑,如此價格,真難以體現中醫之廉。也會由此失去廣泛的群眾基礎。中醫是一門應用科學,眾名醫無不是從無人問津成長到病患滿堂。而中藥價格的昂貴無疑對中醫人才的成長有弊無利。
中藥價格連年不斷地上漲,原因大致如下:中藥作為資源類產品,無法如化學藥那樣規模化生產,受天氣、氣候、地域、自然災害、人力成本等因素影響很大。某些藥材來源於野生資源,無法通過大規模種植、養殖獲得。其次,隨著中醫藥的發展,中藥的市場需求量亦逐年增大,而中藥材種植、生產、炮製的增長速度不能與之適應,出現了供不應求的關係。加以“非典”、“流感”等的衝擊,令板藍根、金銀花等藥材供不應求,商家趁機抬價。
再者,一些中藥被人蓄意冠以“包治百病”之名,而身價百倍。另外,在高利潤的驅使下,一些藥品零售機構亂定價、亂漲價,加之監管的不力與中藥價格的隱蔽性,均使中藥售價過高。
建議加強國家對中藥材價格的指導和管理,加強價格監督檢查,營造一個健康的中藥材市場,讓中藥材繼續發揮其“簡、便、驗、廉”的作用,為老百姓服務,也讓老百姓看病更簡便,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