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升降浮沉氣化用藥論
升降有序,氣化有常
中醫認為人與宇宙大自然的天地陰陽相通。正如《醫學源流論·陰陽升降論》指出:“人身象天地。天之陽藏於地之中者,謂之無陽。元陽之外護者謂之浮陽。浮陽則與時升降,若人之陽氣則藏於腎中而四佈於週身,惟元陽則固守於中,而不離其位。”在一年二十四節氣中,陰陽二氣升降浮沉產生四季氣化而化生萬物。陽動陰靜,陽升陰靜,在一年之中,春木主生,夏火主長,秋金主收,冬水主藏,中土主化。生長收藏化,陰陽五行升降浮沉相因而氣化有常。一日之中亦相應之,早為春,午為夏,傍晚為秋,夜為冬。人身陰陽之氣亦相應之,如肝應春之氣等等。現代科學揭示:人的血壓、體溫、基礎代謝、腦細胞電活動等基本的生理活動就存在日變化節律中,而這種日變化節律又與太陽活動密切相關。
肺主宣發肅降,脾胃主升清降濁,心司鼓運血流,腎司水精藏化,肝膽司升降疏調,反應了五臟協同以維持升降出入的動態有序平衡狀態。人體五臟六腑之間,陰陽表裡還相互配合,氣化運動相互協調,五臟屬陰主裡,六腑屬陽主表,五臟藏升為和,六腑通降為順。脾升胃降,肝升膽降,心宜升小腸降,腎宜升膀胱降。
人體臟腑之間在生理上的相互聯繫,相互流通要靠氣化運動互相聯通來實現。如水液的升降出入運動是由脾、腎、三焦、膀胱等臟腑的共同氣化活動完成。其中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水精的生成及轉輸,即飲水入胃,胃氣通降,脾氣升清,上歸於肺,肺氣宣發,水精四布;第二部分為水濁的處理,即肺氣肅降,通調水道下歸於腎,腎氣蒸化,水精復升,水濁下降,注入膀胱,排出體外。又如人體呼吸運動是肺、肝、腎三髒共同氣化活動來完成的,肺氣宣髮根於肝氣升動,肺氣肅降賴於腎氣攝納。再如人的精神思維活動,有心、腎、脾、胃、肝、膽等臟腑參與,心降腎升,心腎相交;脾升胃降,溝通牽和;肝升膽降,撥轉調解。臟腑經絡運行氣血,傳遞信息,要依據經氣的氣化來完成。皮毛、肌肉、筋膜、骨骼及九竅的功能活動同樣是以氣、血、津、精為基礎,以氣化運動來完成。所以《素問·六微旨大論》指出:“升降出入,無器不有”。
升降失常,出入無序
人體氣機氣化亢害失常,有內外因素。《內經》言,生於陽者,風雨寒暑;生於陰者,飲食居處,陰陽喜怒,開病因之先河。由於六淫致病特點不同,所以致病後對人體氣機升降出入影響也不同,如風火為陽邪,其性升浮,寒濕為陰邪,其性沉降,暑有陰陽之別,燥有溫涼之分,暑多夾濕,所以暑與燥致病後,對氣化升降影響比較複雜,但是有一個規律,陽熱升,陰寒降。七情致病則更直接地影響氣化升降,“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氣機升降出入障礙,是疾病的基本病理過程。五臟的氣化升降失常比較複雜,它包括不及、太過及反作。如肺氣失宣,心火上炎,脾氣下陷。六腑氣化升降失調,主要是通降不利,氣機上逆。如胃氣上逆,膽熱上炎等。氣血津液出入無序,運行失常,不僅可以出現氣血的虛證和實證,津液的不足與聚積,還可能由於氣血津液運行動態趨向變化,而引起臟腑的升降失調,甚至會出現危重證候,陰陽氣不相接為厥證,竅閉神昏為閉證,精氣外洩為脫證。所以《素問·六微旨大論》說“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
調理升降,治以歸常
在指導臨床上,《素問·至真要大論》指出:“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折之,不足補之。”張介賓說:“高者抑之,欲其降也,下者舉之,欲其升也。有餘者折之,攻其實也,不足者補之,培其虛也。”臨床上許多病證都可涉及陰陽升降失常的問題,根據人體發病部位的上、下、表、裡不同和病機過程中氣機上逆及下陷差異,採取調和升降,調和開合的不同治法,應用升降浮沉的方藥,使之升降調和,氣化歸常。治肺病應注意宣降,宣降正常,則津氣通暢,呼吸調勻。脾胃為四運之軸,升降之樞。脾胃升降正常,則水谷精微得以上輸,糟粕得以下降;心肺氣血得以下行,肝腎精氣得以上升。如果脾胃升降失常,不僅水谷的納運發生障礙,五臟氣機亦將受到影響。治肝病亦應注意升降。肝性升發,氣的上升外達都與肝的疏洩功能有關。肝的升降失常,常從太過與不及兩個方面表現出來。若系升發之機被遏,則呈肝郁。根據抑者散之的治則,治當疏肝解郁,遂其升發之性。若系肝氣升騰太過,呈為肝陽上亢,根據高者抑之的治則,又宜平肝潛陽,使肝陽不致過亢。治腎病應注意腎的氣化功能是否正常。腎為主水之髒,水液能在體內運行不息,有賴腎陽的蒸騰氣化,才能正常升降出入而使“水精四布,五經並行。”若陽氣不足,氣化失常,升降失司,水液不能下行外出而停蓄,治宜溫陽化氣以調其水液的升降出入。
在升降浮沉論藥物的配伍運用上,藥物有升降浮沉的性用不同,治法亦有升降浮沉的因勢利導,兩者參合而行之,則治法甚多,變化無窮。臨床上有升降氣機、升降肺氣(宣降法、升降法)、升降脾胃(升清降濁)、升降腸痺、升陽瀉火、升陽散火、升降相因、升水降火(交通心腎)、開上通下(腑病冶髒、下病上取)、提壺揭蓋(以升為降)、上病下取(髒病治腑)、輕可去實、逆流挽舟、釜底抽薪、行氣降氣、引火歸原、介類潛陽(養陰潛陽、潛陽熄風)、重鎮攝納等十八大法。臨床總宜重視整體辨證,分清因果關係,注意臟腑聯繫。如《素內·六微旨大論》所言“亢則害,承乃乃制,制則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