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顆針的功效與作用_三顆針的藥用價值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草藥三顆針的功效與作用專區,為您詳細介紹三顆針的功效與作用、三顆針圖片、三顆針的藥用價值等,要想知道更多三顆針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養生之道網。
三顆針簡介
三顆針,中藥名,為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葉小檗、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莖皮。根皮全年可采。莖皮春、秋季采收,取莖枝刮去外皮,剝取深黃色的內皮,曬乾。本品呈類圓柱形,稍彎曲,有少數分枝,長短粗細不一。表面灰棕色有細皺紋,栓皮易剝落。質堅硬,不易折斷。折斷面纖維性,鮮黃色,切斷面近圓形或長圓形,有略呈放射狀的紋理;髓小,黃白色。氣微,味苦。以色黃、苦味濃者為佳。
三顆針圖片
三顆針的功效與作用
1、清熱利濕
三顆針味苦性寒,苦能燥濕、寒能清熱,有清熱利濕之效。用於黃疸、赤痢、咽痛等證。
2、清肝明目
肝開竅於目。肝火上攻於目,目赤腫痛,羞明流淚,心煩口苦,苔黃脈數。三顆針入肝經,味苦性寒,清降肝火,故主治之。
3、散瘀消腫
跌打損傷初起,瘀血內阻、血流不暢,局部紅腫熱痛。三棵針入血分,涼血止血,散瘀消腫,用於血熱瘀滯者相宜。
【藥名】三顆針
【別名】銅針刺(《天寶本草》),刺黃連(《貴州藥植目錄》)。
【入藥部位】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葉小檗、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莖皮。
【性味】苦,寒。
【歸經】肝,胃,大腸經。
【功效】清熱,利濕,散瘀。
【主治】治赤痢,黃疸,咽痛,目赤,跌打損傷。
【炮製方法】取莖枝刮去外皮,剝取深黃色的內皮,陰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30g;或泡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者慎用。
三顆針的藥用附方
1、治血痢:三顆針五錢,紅糖五錢。煎水服。
2、治黃疸:三顆針莖五錢。煎水服。
3、治火眼:三顆針根莖磨水點眼角。
4、治刀傷:三顆針根研末,敷傷口。
5、治跌打損傷:三顆針根一兩。泡酒內服外擦。(選方出《貴州草藥》)
三顆針的配伍應用
1、配梔子:二藥合用,清熱利濕,消退黃疸,梔子通便,三棵針利尿,使濕熱從二便分消,用治陽黃,收效甚佳。
2、配黃連:黃連大苦大寒,清熱燥濕為治痢專藥;三顆針雖苦寒不如黃連,但涼血止血,善清血中熱毒;二藥合用,治療赤痢,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效果更佳。
3、配薄荷:薄荷氣味清香,體輕上浮,清解風熱,專利咽喉;三棵針味苦寒涼,瀉上焦之火,涼血消腫。二藥合用,同走肺經,故清肺利咽,化解毒熱,功效大增。
4、配菊花:菊花性涼,花體輕揚,辛香發散,清肝清目;三顆針味苦寒涼,瀉火解毒;二藥合用,清瀉並施,療效大增。
5、配續斷:續斷辛甘苦溫,入肝腎二經,辛行血脈,甘溫補益下元,接續筋骨,為骨傷科良藥;三顆針味苦寒涼,涼血止血,散瘀止痛,亦為骨傷所常用;前者偏補,補而不滯;後者涼血,血不妄行,二藥合用,補瀉兼施,治療跌打損傷,新病久疾,均能奏效。
三顆針醫書記載
1、《分類草藥性》:“治跌打損傷,勞傷吐血。”
2、《四川中藥志》:“清熱解毒,消炎抗菌。治目赤,赤痢,吐血勞傷,咽喉腫痛,腹瀉,齒痛,耳心痛,跌打損傷紅腫。”
3、《貴州草藥》:“解熱,利濕,散瘀,止痛,涼血。”
以上就是一些三顆針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關注養生之道網中醫養生頻道。
標籤:【三顆針的功效與作用】、【三顆針的藥用價值】、【三顆針別名是什麼】、【三顆針是什麼】、【中藥三顆針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