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黃芩的民間傳說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藥黃芩的民間傳說。黃芩,是一種有名的中藥,而很多中藥的由來都有一段傳說。那麼黃芩的民間傳說是什麼呢?中藥黃芩的民間傳說,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黃芩,中藥名。別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黃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質根莖肥厚,葉堅紙質,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總狀花序在莖及枝上頂生,花冠紫、紫紅至藍色,花絲扁平,花柱細長,花盤環狀,子房褐色,小堅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其以根入藥,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溫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濕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症。黃芩的臨床抗菌性比黃連好,而且不產生抗藥性。
中藥黃芩的民間傳說
傳說一:
史書記載,神僧釋曇延,生活在南北朝末至隋初的開皇年間,16歲出家,悉心研佛,深諳精髓。後雲遊天下,講經說法,在周太祖時期被尊為高僧,為朝野敬仰。曇延高僧雖聲譽顯赫,但性好恬靜,不干時政,依舊留戀閒雲野鶴般的游僧生活。
一日,曇延高僧遊歷到京都中朝西山嶺一帶,看到這裡群山環抱、雲遮霧障、溪水潺潺、奇花異草的美景時,甚是迷戀。他看到當地的老人皆鶴髮童顏,精神矍鑠,甚是驚奇。上前詢問原由,得知是常年飲用山上一種野生植物的莖葉泡製而成的茶水的緣故,當地人稱之為“土黃金”。曇延高僧品嚐後,頓感口內爽滑,潤喉回甘,蕩氣迴腸。觀其茶湯,色澤金黃、晶瑩清澈,堪為“聖水”。故,曇延法師認定此地乃藏經納寶之地、祈福迎祥之所,自此,長留此地。
周太祖得知後,甚喜,特在此地為曇延高僧建造一座廟宇,賜名“雲居寺”。隋大業年間,靜宛法師雲遊至此,亦留在此地從事碑版刻經。其間,“黃金茶”也隨著佛法的傳播,在民間廣泛流傳。當地百姓紛紛上山採集,將其攜回家後熬湯飲用,既安神去火,又祛病養生。明代神醫李時珍將此草收入《本草綱目》中裡,並定名為黃芩,稱既可入藥,又可飲用。
傳說二:
李時珍生於明朝嘉靖年間,自幼聰明伶俐,好學上進,小小年紀就立志考取功名。光耀門庭。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在李時珍十、六歲時,他突患急病,咳嗽不止,並且久冶不愈。隨著病情加劇,他每日吐痰碗余,煩、渴引飲,骨蒸勞熱,六脈浮洪,雖服用柴胡、麥冬、荊芥、竹瀝等解表退熱、潤肺清心、清熱化痰之劑卻並無效果。方圓百里的名醫都束手無策,認為其已無藥可救。眼看小時珍生命危在旦夕。
正在李時珍的父母悲傷絕望之際,村子裡來了一位從遠方雲遊到此的道士,這位道人白髮長髯,頗有一種仙風道骨的味道。聞言道人專治疑難雜症,小時珍的父母急忙把道人請到家中給他看病。道士給小時珍號了脈象後,捋捋長髯說:“不妨,不妨,此病只需服用黃芩30克,加水兩盅,煎至一盅,服用半月即可痊癒。”時珍的父母半信半疑地按方煎藥。奇跡出現了。半月之後,小時珍身熱全退,痰多咳嗽的症狀也消失了,身體逐漸恢復健康。一味黃芩居然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
李時珍深感中國醫學的神奇,更對這位身懷絕技的道士欽佩不已,從此,便跟隨道人刻苦鑽研醫學,讀遍歷代醫書,踏遍高山大川。功夫不負有心人,李時珍終於在醫學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為醫林一代宗師。在他編著的《本草綱目》中,李時珍對救了他性命的黃芩這味中藥推崇備加,稱之為“藥中肯綮,如鼓應桴,醫中之妙,有如此哉!”
以上就是關於黃芩的民間傳說,想要瞭解更多的中醫歷史,請繼續關注養生之道網中醫養生頻道。
標籤:【黃芩】、【黃芩的功效與作用】、【黃芩圖片】、【黃芩的功效】、【黃芩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