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啥會膽小
膽小的孩子有幾種類型:
不敢冒險型
這種類型的孩子性格活潑開朗,也樂於與人交往。但是他們謹小慎微,害怕未知的事物,不敢嘗試新的東西,不敢冒險,不敢玩遊樂場的大型玩具。
2歲半的苗苗聰明活潑、乖巧懂事,逢人就叫,大家都喜歡她。有一次,周周帶了一隻小鴨子到草地上玩,很多小朋友好奇地圍了過來,摸摸小鴨子,和小鴨子打招呼。苗苗遠遠地看著,不敢過來。我熱情地向她招手,“苗苗,快來看看小鴨子呀,真可愛。”苗苗哇的一聲哭了,任憑我們怎麼解釋小鴨子是如何可愛、是不會傷害她的,她都只是搖頭,躲得遠遠的,不敢嘗試去接近小鴨子。不僅是小鴨子,苗苗害怕所有不熟悉的事物,比如小烏龜、田螺、蟲子等,甚至連看到風吹動石凳上的樹葉、月亮出來,她都會害怕。每次到公園,苗苗都不敢玩遊樂場的玩具。
怯於交往型
這種類型的孩子性格內向,不敢與人交往,在家裡話還比較多,到了外面就“金口難開”了,更不敢在人前表現自己,如有不熟悉的人和他打招呼,他可能理都不理別人。但是,他們的內心還是很希望和同伴接觸的,通常能和夥伴們一起玩,但就是不肯說話。
文文以前就是屬於這種類型。
畏縮孤僻型
這種類型的孩子性格內向,既不敢與人交往,也不敢嘗試新事物,對未知的人和事都非常排斥。不合群,內心不快樂,通常在他們的臉上看不到笑容。
在一次聚會上,我看見過這樣一個孩子,他叫豆豆,3歲9個月。別的孩子歡聲笑語吃著玩著,他毫無表情地依偎在爸爸身邊,目光呆滯。周周走過去和他打招呼,“豆豆哥哥好。”並伸出手要和他握手。豆豆警覺地往後靠,用一種排斥的眼神看著周周。豆豆爸笑著說:“妹妹叫你呢,和妹妹打個招呼呀。”豆豆不理周周,眼睛不敢直視,躲到爸爸的身後。
後來,我們去遊樂場玩軌道賽車,豆豆和周周坐前後排,車子開動,周周興奮得大叫,絲毫不懼怕。豆豆嚇得好像要哭的樣子,但是強忍住沒哭出來,臉上滿是緊張和恐懼。從軌道車上下來後,豆豆再也不敢玩任何一種遊樂玩具,包括非常安全的海洋球。孩子們在聚會上玩得很開心,唯獨豆豆,游離在歡聲笑語之外,臉上沒見過一絲笑容。
後來,我又好幾次遇見過豆豆,從來沒有見他開心地笑過。就算玩得非常開心的時候,他的笑也很勉強,就是牽動一下嘴角。
以上只不過是說了幾個膽小孩子的典型,事實上在我從教多年的生涯中,遇見過不計其數的膽小的孩子,這些孩子的膽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是天生膽小,而是由於不當的教育造成的。
過於限制。比如,在戶外玩時,孩子喜歡到溝裡、斜坡、石頭上等地方去玩,大多數家長會找各種理由拒絕,如那裡危險、很髒、會摔跤等。苗苗的外婆就是這樣,限制苗苗做一切不合自己意願的事情。苗苗想玩沙,外婆說:“沙子會弄到你眼睛裡面。”苗苗想聞聞花壇裡的月季花香,外婆大喊:“別靠近,會刺到你!”孩子想收拾碗筷,家長就說:“別動,別摔碎了!”等等。這些限制實際上在暗示孩子:處處有危險。所以孩子對未知的事物感到有威脅,不敢去嘗試。
過度保護。家長非常緊張孩子的安危,不敢讓孩子做出任何一點冒險的行為。文文爸就是這樣,蕩鞦韆不敢讓文文蕩得太高,稍稍高一點就大喊:低一點,會摔跤。不敢讓文文爬攀登架,怕摔著。過度保護會讓孩子變得異常脆弱,經不得一點風雨,不敢與外界接觸。
沒有安全感。豆豆就是這樣,小時候在外婆家長大,父母不在身邊,沒有建立良好的安全感。外婆的教育方式簡單粗暴,經常對孩子吼,孩子心裡充滿恐懼和壓抑。另外,家庭不和、經常變換帶養人和生活環境,也會讓孩子安全感缺失,使孩子產生恐懼感,從而變得膽小。
與外界接觸少。孩子的生活範圍太小,接觸外界的人和事都比較少,由於和別人交往的機會少,孩子怯於與人交往。
受家長尤其是主要帶養人的影響。如果家長性格內向,比較被動,不主動與人交往,孩子潛移默化會受到影響,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
膽小的孩子適應能力較差、缺乏探索精神,並且自信心不足,尤其是畏縮孤僻型的孩子,內心很不快樂,有一定的心理偏差,應該引起家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