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廷御膳 美食食譜
養生之道網導讀:最近宮廷劇的火爆,讓宮廷御膳成了家庭主婦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搜羅了幾款宮廷御膳美食,一起來看看怎麼做的吧!
御膳 溥儀與荷葉粥
荷葉含有荷葉鹼、荷葉甙、桷皮素等物質,故有消暑解熱、止渴生津、調理脾胃等功效。清末時,廣東順德的“荷葉粥”傳至北京後,被京官稱為“神仙粥”,極受青睞。流風所及,連末代皇帝溥儀也愛吃荷葉粥消暑。
製法:
摘取一兩塊鮮荷葉,洗淨,扣在即將熬好的明火白粥(或去濕粥)粥面上作蓋,再熬一會兒,把荷葉粥舀起擱涼或冷藏後食用,暑氣頓消。
或將鮮荷葉洗淨後煎湯取汁,加入粳米2兩煮粥,再加白糖,調勻食用。
用法:
可作夏季涼解暑飲料,或作點心供早晚餐、溫熱食
功效:
防暑,利尿,降壓。
御膳——乾隆與紅薯
紅薯,又稱甘薯、蕃薯、山芋。山東人稱其為地瓜,四川人稱其為紅苕,北京人稱其為白薯,福建人稱其為紅薯。它的故鄉是南美洲,16世紀末傳入我國。
據說,清乾隆皇帝在晚年時曾患“老年性便秘”,太醫們千方百計給他治療,但總是治不好。後有人獻上烤紅薯,從此,乾隆很喜愛,天天都吃。不久,他的便秘反而不藥而癒了。
製法:
紅薯生食脆甜,熟食甘軟。它既可作主食,又可當蔬菜。蒸、煮、煎、炸皆可。如四川的紅苕泥、陝西的醋溜紅苕絲、福建的“荔香薯片”、湖北的“桂花紅薯餅”等,皆為聞名遐邇的地方風味。
用法:食法多樣,每日1-2次,每次適量。
功效:紅薯營養豐富,可生津止渴、補中、和血、暖胃、肥五臟。能治痢疾、瀉洩、酒積、濕熱、黃疸、遺精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紅薯能“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陽”。
清宮涼飲酸梅湯
酸梅湯古來即為上好的夏日飲品。清代經御膳房改進成為宮廷御用飲品,所謂“士貢梅煎”即是。因其功效大,被譽為“清宮異寶御制烏梅湯”,後來傳入民間,清代郝懿行的《都門竹枝詞》繪出了一幅市井消夏圖,道出了當年百姓消夏湯飲的主品種。
製法:
選用優質烏梅、冰糖、桂花、海棠,經過定溫,定時浸漬,過濾、加熱,適當的放入桂花、冰糖等輔料。酸梅湯要求色澤金黃,幽香四溢,清涼爽口,飲後掛碗(碗內附著一層湯汁)。製成酸梅湯後,再經濃縮加工成酸梅鹵,達到色澤黑紅透明、花香濃郁、酸甜可口的要求。
用法:夏季飲用,每次適量
功效:除熱送涼,生津止渴,消食合中,行氣散瘀,安心前,祛痰止咳,辟疫。常飲能保健強身,是炎熱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飲品。
清宮龜苓膏
龜苓膏歷史悠久,曾是清朝宮廷的養生食療秘方,它主要是以名貴的鷹嘴龜和土茯苓為原料,再配以生地等藥物精製而成。
製法:
龜板一塊、土茯苓一斤、金銀花五錢、生地一兩、臘梅花五錢(亦可以由玫瑰花或菊花代之)、綿茵陳一兩、夏枯草一兩、紫草三錢、甘草二錢以及涼粉草適量。也可酌加苦參、靈芝、羅漢果與女貞子等材料。
1.把土茯苓、夏枯草、金銀花、生地、臘梅花、綿茵陳、紫草、甘草與涼粉草用水洗乾淨。
2.將龜板打碎,混合土茯苓、金銀花、生地、臘梅花、綿茵陳、夏枯草、紫草與甘草放入鍋中,倒入適量清水,先熬一個時辰,然後放入涼粉草再熬片刻,熄火,撈出藥渣。
3.將藥汁取出倒入碗中,涼後結成膏,即成龜苓膏。
用法:
佐食,每日酌量。
功效:
祛毒解熱,潤肺止咳,健胃整腸,改善便秘。烏龜養陰潤燥,補腎養心;茯苓安神利水,藥性平和;金銀花、蒲公英、菊花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甘草解毒,堅筋骨,長肌肉。當然,這十餘味中藥必須反覆熬製三日三夜,使諸藥藥性融合,才能發揮功效。
咸豐與涼粉
人們多喜歡食用涼粉,不僅因它味美消暑,還因為它含有豐富的營養。
在承德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聯軍炮轟大沽口,咸豐帝倉惶出逃,來到避暑山莊後,據說他曾微服外出吃涼粉。嘗過之後,感覺甚好,但當時身上沒帶銀,就以黃馬褂做低,讓買主避暑山莊門口換銀子。後咸豐留此人為御廚,傳授他製作涼粉的技藝。御醫曾將涼粉列入宮廷養生食譜。從此,涼粉聲名遠播。
製法:涼粉的原料有綠豆粉、白礬、麻醬、香油、香菜、醋、蒜等。
製作分為投料、熬製、成型三道工序。
成型後用力片將粉漏成絲條,放入碗內。
用法:可酌量加入各種調料,拌勻即可食。
功效:滑潤爽口,可清熱解毒,治痛疽瘡腫初起,燙傷、跌打傷,親解熱藥及酒食諸毒。
清宮仙藥茶
仙藥茶是清代宮廷常備的養生茶。
製法:紫蘇葉、石菖蒲、澤瀉、山楂、茶葉各適量。筠針山楂、澤瀉切成細絲、紫蘇葉、石幕牆 搗碎,加入茶葉備用。每次取少許,入杯,沸水沖泡,加蓋稍悶即可。
用法:
每日1劑代茶飲用。常年有效。
功效:本品有消脂減肥、消食化積、除壓延年的功效。據清宮《脈案》記載,仙藥茶還用於感冒、傷署引起的發冷發燒、頭痛身疼,以及病後消化不良、胸膈飽滿、噁心嘔吐等症,如感冒較重,宜加服藿香正氣丸;如食滯顯著,宜加服飽和丸。
結語:看了上面的這麼多美食,你學會如何做了嗎?那麼趕緊準備食材,小試牛刀吧!
標籤:【美食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