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床蘿蔔下床薑,不勞醫生開藥方
很多人喜歡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覺的時候吃點水果,認為這樣對身體有好處,其實病從口入,如果我們不掌握一些飲食的知識和技巧,就會為將來產生疾病埋下隱患,這裡呢我給大家一個很好的建議,就適應我們最平常的食物來保持身體健康。
“上床蘿蔔下床姜,不勞醫生開藥方。”這句民諺的意思是清早下床時吃點生薑,晚上上床時吃點蘿蔔,有益於健康。
為什麼姜和蘿蔔要在一天之內不同的時間進食呢?這是由它們的性質決定的。姜,味辛辣,性溫,人在清晨之時,胃中之氣有待升發,吃點姜可以健脾溫胃,鼓舞陽氣升騰。到夜間人身之氣應該是陽氣收斂、陰氣外盛,這時吃姜就違犯生理規律。與生薑相反,蘿蔔性涼,敗火清熱,下氣消食,勞累一天,吃點蘿蔔,潤喉消食,清虛燥之熱,有利於休息。
生薑味辛性溫,長於發散風寒、化痰止咳,又能溫中止嘔、解毒,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及胃寒嘔逆等證,前人稱之為 “嘔家聖藥”。姜炙法就是取生薑的這些特性,用薑汁這一輔料對藥物進行炮製,來增強藥物祛痰止咳、降逆止嘔的作用,並降低其毒副作用。如竹茹生用長於清熱化痰,姜炙後可增強其降逆止嘔的功效;厚樸其味辛辣,對咽喉有刺激性,通過姜炙可消除其刺激咽喉的副作用,並能增強寬中和胃的功效;黃連姜炙後可緩和其過於苦寒之性,並善治胃熱嘔吐。外感風寒、鼻子不通氣、流清鼻涕、頭痛發燒或被雨淋後發冷、肚子痛等,可用切細碎的鮮姜25克加上紅糖,以開水沖泡服用。
乾薑雖與生薑同出一物,但由於鮮干質量不同其性能亦異。乾薑性熱,辛烈之性較強,長於溫中回陽,兼能溫肺化飲,臨床上常用於治療中焦虛寒、陽衰欲脫與寒飲犯肺喘咳等證。因此,用乾薑制備的薑汁與生薑汁的性能也不一樣。
按中醫理論,生薑是助陽之品,自古以來中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語。宋代詩人蘇軾在《東坡雜記》中記述杭州錢塘淨慈寺80多歲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薑40年,故不老雲”。傳說白娘子盜仙草救許仙,此仙草就是生薑芽。生薑還有個別名叫“還魂草”,而薑湯也叫“還魂湯”。
在我國民間蘿蔔有“小人參”之美稱,也有“蘿蔔上市、醫生沒事”,“蘿蔔進城,醫生關門”,“冬吃蘿蔔夏吃姜,不要醫生開藥方”,“蘿蔔一味,氣煞太醫”之說,還有一個俗語表現了蘿蔔的益處:“吃著蘿蔔喝著茶,氣得大夫滿街爬”。蘿蔔性平,味辛、甘,入脾、胃經; 具有消積滯、化痰清熱、下氣寬中、解毒等功效; 主治食積脹滿、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偏頭痛等。每晚睡覺前吃30g蘿蔔,能消食化積,清熱解毒。可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