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最佳排便時間 | 養生知識網


 

A-A+

人體最佳排便時間

2018年04月01日 老年人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6 ℃ 次

養生導讀:排便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你知道人體最佳排便時間嗎?一天排便幾次最好,排便時間多久最好,排便注意事項有哪些,這些您都瞭解嗎?養生之道為您解析人體最佳排便時間和排便注意事項,供參考。

人體最佳排便時間

吃進體內的東西一般在12小時之後才排出。科學的講,早上和吃完東西之後排便最適宜。

一天最合適的大便時間應該是清晨,剛起床因為經過一夜的消化,食物殘渣已經產生,所形成的糞便已貯存在乙狀結腸。乙狀結腸內存有糞便可使糞便進入直腸內,蓄積足夠數量時(約300克左右)對腸壁產生一定壓力時則引起排便反射進而進行排便。如果早上沒排出,就會產生毒素,而且時間拖越久,產生的毒素越多。

晚上睡覺前最好也排一次便,因為宿便積聚在體內對身體很不好的,口臭,月經不調,提前衰老,腸胃不好等等。人在睡眠前排便,一定要慢慢用力,太用力會引起精索靜脈曲張,疝氣等,清空體內的髒物,對身體是很好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形成習慣,有了穩定的生物鐘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一天排便幾次最好?
 

人體最佳排便時間

正常的大便頻率為1天1次,且應定時以免不規律而致功能紊亂(如便秘、痔瘡等),最好是在上午進行--因人在夜間產生的廢物最多。3-5天才去一次大便的屬於便秘,那排出的也就是宿便。

排便時間多久最好?

排便最佳時間為3-5分鐘,因排便時肛門附近血循加快,過久則會使血液在該處滯留,而這正是痔瘡的致命原因。故排便時不能有雜念或從事其它活動如看報等,因這樣會抑制排便中樞並分散其所需的血流量,從而大大延長排便時間

影響排便的5大因素

1、進入直腸的糞便量過少,對直腸壁產生的壓力不足,致使直腸壁內的感受器不產生衝動,因而亦無排便反射產生。這種情況多見於進食過少及進食過於精細者。

2、直腸對腸腔內的壓力刺激失去正常的敏感性,不能產生衝動。這種情況見於長期不及時排便、經常灌腸或濫用瀉劑者。

3、神經或脊髓受損,如多發性神經根炎、截癱等,使傳導衝動的神經受損,不能產生排便反射。

4、大腦皮層對便意的抑制,如工作緊張、外出旅行、生活規律改變、情緒抑鬱及過度勞累等均可使便意受到抑制,另外直腸的局部變如痔瘡、肛裂會引起大便疼痛,從而使大便受到大腦的抑制。

5、排便無力,如老年人、久病體虛者,由於膈肌、腹肌、腸平滑肌均收縮無力,缺乏推動糞便的力量。

排便注意事項
 

人體最佳排便時間

為保證大便暢通無阻,需大量飲水,早晨起床後喝一大杯溫白開,一方面有利於清洗腸胃,另一方面也有利於腸道的蠕動,從而容易產生便意。

大便時切忌用力,因大便處於直腸時,會立即產生便意而自然排出,根本無需用力。當直腸無大便時,用力則完全無濟於事,純屬浪費表情和作無用功,而且用力將使肛門急劇收縮而增加其血流量,長此以往則易致痔瘡。

肉類及辛辣食物則不利於排泄,要多吃韭菜、蘋果、香蕉等綠色食物可以幫助排便。

排便按照中醫的說法是早上5-7點之間是最好的,那時候是大腸經當盛的時候。

大便(糞便)是未被吸收的食物殘渣部分。對於未被吸收的殘渣部分,消化道則通過大腸,從肛門以糞便形式排出體外。

千萬不可憋便。若經常抑制便意,會使直腸對糞便的壓力刺激逐漸失去其敏感性,對排糞感失靈,加之糞便在大腸內停留過久,水分被過多的吸收而變乾硬,產生排便困難,就會形成便秘。

排便是可以隨意志而延滯的,養成定時排便習慣,起床後或飯後排便的正常反射,除非環境不允許,就不應當有意識地抑制排便,否則會導致排便反射障礙,產生大便失禁。

排便是小事,也是大事,大家千萬不要忽視其重要性喔。

標籤:【人體最佳排便時間】、【最佳排便時間】、【什麼時候排便好】、【排便時間】、【排便】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