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面色知健康 5種臉色的調養方法 | 養生知識網

 

A-A+

看面色知健康 5種臉色的調養方法

2022年07月2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 ℃ 次

養生導讀:皮膚像透明的玻璃面,能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一般紅潤光澤是正常的臉色,而暗黃無光或某色獨見於不應該出現的部位,都屬於病色。下面一起來看看你的面部顏色屬於那種吧。

1、臉色發黃需養脾

臉色偏黃或者萎黃者多為脾胃虛弱。脾胃功能健運,則氣血旺盛,皮膚柔潤;脾胃虛弱,不能很好消化食物,氣血生化不足,則面色蒼白或者萎黃無華,這種體質屬痰濕質。

建議:少食肥甘厚膩、生冷滋潤之品。可多食赤小豆、扁豆、蠶豆、花生等食物,也可用山藥糯米粥的藥膳來調養

過度勞累、生氣都會傷及脾胃,心情開朗很重要。潮濕季節,特別要注意飲食衛生。

臉色發黃需養脾

2、臉色發青需養肝

臉色青多因氣機不調,血行不暢,血液淤滯於面部。中醫認為肝臟能調節血流量和調暢全身氣機,使氣血平和。肝氣鬱滯則氣血失和,面色青。這種體質多為氣鬱質、淤血質。

建議:可多食具有理氣解郁、調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大麥、蘑菇、苦瓜等。少食收斂酸澀之物,如烏梅、泡菜、檸檬等,以免阻滯氣機。不可多食冷凍食品。

生氣或情緒的緊張激動都會傷肝,盡量保持心態的平和安寧。春季是肝臟活動最旺盛的季節,要多休息,避免肝臟過於疲勞。

3、臉色發黑需養腎

臉色暗黑多為腎虛。腎精充盈,腎氣旺盛時,五臟功能正常運行,氣血旺盛,容貌不衰。腎氣虛衰時,人的容顏黑暗、鬢髮斑白、齒搖發落、未老先衰。體質多為陰虛質或特稟質。

建議:注意固護自己的精氣,可以多吃一些滋補腎陰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綠豆、烏賊、水果等。忌吃辛辣刺激性、煎炸爆炒的食品等。

腰腿部的衰弱表示腎功能衰弱,平時要多散步以鍛煉下半身,避免長時間站立和久坐,讓腰腿血液保持流暢。過冷是腎臟的大敵,冬季一定要好好保暖。冬天穿上厚衣服比待在有暖氣的房間更好。

臉色發黑需養腎

4、臉色發白需養肺

臉色發白多是氣虛、陽虛為多。若肺功能失常日久,則肌膚乾燥,面容憔悴而臉色及手掌蒼白。陽氣虛弱,不能溫潤體膚,也會導致臉色發白。體質多為氣虛質或者陽虛質。

建議:氣虛質者可多食健脾益氣、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或選用補氣藥膳調養身體,如小米、粳米、豆腐等。陽虛質者則應少食生冷肥膩之品,盛夏也不例外;適當多吃一些溫陽壯陽的食品,如羊肉、韭菜、茴香等。

新鮮空氣是肺的良藥,呼吸新鮮空氣能強化呼吸器官。在干冷的秋天,呼吸器官最容易受損,需多加注意。

5、臉色發紅需養心

臉色發紅的人為陽熱盛,紅色在中醫五行中屬於火,所以身體內火氣盛就會表現為面色潮紅。這類人的體質多為濕熱質。

根據五行對應之說,紅色對應心,面色紅多與心有關。心主血脈,心氣能推動血液的運行,面部是血脈最為豐富的部位,所以心臟的盛衰都可以從臉色中看出來。

建議:宜食用清熱化濕的食品,如薏苡仁、蓮子、茯苓等。禁忌辛辣燥烈、大熱大補的食物,如辣椒、大蔥、大蒜等;宜少食狗肉、牛肉、酒等溫熱食品。

臉色發紅需養心

輕鬆運動有助於強化心血管,堅持散步或慢跑等輕鬆的運動,有助於鍛煉心臟。洗澡不要用太熱的水,泡澡水位不要高於心臟,這些都會給心臟帶來負擔。

中醫認為健康的面色是“紅黃隱隱,明潤含蓄”,臉色具有紅黃之色,隱藏於皮膚之內,光澤明亮潤澤。這是人體精神健旺、氣血充足、臟腑功能正常的表現。但也會因年齡、體質、遺傳、職業、日曬程度等因素又有所差別。如果臉色與平時有較大的改變,排除了正常的外來影響的因素外,就要考慮疾病或亞健康的可能性。

標籤:【面色】、【面色黃】、【面色慘白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