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尿頻是怎麼回事
養生之道網導讀:老年人尿頻是怎麼回事?有些老年人晚上有起夜的習慣,尤其到了冬季,起夜更為頻繁。晚上上廁所會影響到休息,而且在冬天裡稍不注意就容易的感冒,那麼老年人尿頻是怎麼回事?一起來瞭解下。
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膀胱彈性降低,使得尿的貯留量受到限制,而冬季氣候寒冷,人體各軟組織(皮膚與血管)為了御寒,呈收縮狀態,此時更容易出現夜尿過頻現象。
老人起夜,一兩次應該是正常,若飲水不是很多,頻繁起夜,一般屬腎氣虛腎陽不足。中醫理論認為,陽化氣,陰成形。進入體內的水液,只有化成“氣”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腎是主水,腎陽不足,水不能化氣,則直接排出體外。因為夜間屬陰,人體陽氣偏弱,故夜間尿多,應溫補腎陽。
其實夜尿頻多與腎功能的衰弱有著很深的聯繫。中醫認為:“腎主水,司開合”,尿液的生成、排泄都是由腎臟主導的。腎對水分的重吸收過程好比蒸餾器,只有給蒸餾器加熱,水才能被汽化輸送到各個組織器官,給蒸餾器加熱的熱源就是腎陽和腎中的精氣。倘若腎陽不足、腎精虧損,水液不能被蒸騰汽化和重吸收,只能長時間滯留,導致尿液增多。
老年人起夜次數太多,會埋下很多潛在的健康隱患。比如,在冬天,尤其是半夜氣溫比較低,起夜時如果不注意保暖容易受涼,引發感冒流鼻涕、咳嗽等現象。由於很多老年人起夜時頭腦不清,還會增加摔倒的風險,很多老年人骨折都是在起夜時發生的。專家提示,老年人起夜頭暈時,一定要蹲下來,避免摔倒。
通常人在頭暈或眼睛發黑時,第一反應都是找東西來扶,但老人的反應相對年輕人要慢,如果一下子找不到,或由於頭暈等問題造成扶物不穩,就會導致老人摔跤。此時,如果在原地緩緩蹲下,可以有效地減輕體位性低血壓所帶來的不適,從而減少供血不足所產生的影響。
因此,老人起夜時,一定要緩起緩坐,最好先在床邊坐一兩分鐘,清醒一下。一旦出現頭暈,就要慢慢蹲下,等症狀好轉,再起身行走。
有效緩解老人尿頻的5個方法
1、少喝咖啡和酒
專家表示,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飲料具有利尿作用,應該少喝。尿頻的人一天總飲水量限制在2公斤(8—10杯)之內。
2、做記錄
連著三天,每天記錄每次排尿及飲水情況。
3、定時排尿
記錄感覺舒適的兩次排尿間隔時間。然後,在清醒時,定好兩次排尿間隔時間,時間一到就去排空膀胱。另外,早上醒來一定要排尿。但在夜間,只有感覺尿急時再起床。
4、逐步延長排尿間隔時間
習慣了定時排尿,再將排尿間隔時間延長15分鐘。比如,從每1小時15分鐘排尿一次,延長至每1個半小時排尿一次。堅持1周,之後再將目標定為“1小時45分鐘排尿一次。”最終目標是每3小時左右排尿1次,但具體到個人則要視情況而定。
5、收縮訓練
收縮生殖器周圍肌肉,可有效減輕尿頻症狀。快速收縮肌肉10次,然後做10組收縮,每次保持5—10秒,每天訓練2—3次。
人一上年紀,就容易尿頻。如果不是疾病引起的,就能通過以上方法有效緩解尿頻現象。
標籤:【尿頻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