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車莫存僥倖心理 | 養生知識網


 

A-A+

行車莫存僥倖心理

2018年05月30日 司機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4 ℃ 次

汽車駕駛安全與否,對駕駛人的心理素質有著極大的要求。駕駛人存有僥倖心理,在行車過程中往往容易犯錯誤,進而引發交通事故。

行車過程中的僥倖心理是指駕駛人在駕駛過程中,通過偶然地得到幾次成功或意外地免於不幸,就產生了定勢的思維和所謂的“經驗”,駕駛人在開車過程中遇到可能引發交通事故的因素,不是積極採取措施去消除,而且是企圖依賴偶然因素的出現來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八成的交通事故都是由於駕駛人的因素造成的。而駕駛人在駕駛過程中存在僥倖心理造成的事故占總的事故數80%以上。因此,自覺地克服行車過程中的僥倖心理,能有效地防止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確保行車安全。下面筆者就如何克服僥倖心理談點看法。

一、認識僥倖心理,杜絕事故苗頭是行車安全的前提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對駕駛人的基本要求。駕駛人在行車過程中,要求自己的生理系統的每個"結構成分"都處於最佳狀態。駕駛人的性格與安全行車關係密切。僥倖心理是駕駛人對個別經驗的錯誤總結形成的不良心理。它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在完成較困難或較危險的動作時,對可能發生的危險因素注意力減弱,或需要分配注意力時沒有及時分配;二是偷懶的心理在起作用,主要表現為簡化操作過程,在簡化反應過程中往往出現愉快的表象,因為完成複雜的規定程序往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因而減弱了對複雜的客觀環境的判斷,三是臆測判斷,即根據不充分的推測而隨意進行的判斷。僥倖心理在駕駛過程中主要表現有:一是汽車穿越十字路口、窄路、險橋或事故多發路段時,駕駛人對可能出現的複雜情況估計不足,自認為會平安無事而僥倖通過,結果導致違章肇事;二是行車途中喝酒,認為少喝點也許沒事,但端起酒杯往往不能自控,致使酒後開車而違章肇事;三是有的駕駛人明知車輛有毛,但因趕路心切而不停車檢修,認為還剩幾里路湊合湊合就到家了,估計不會有問題,結果發生了事故。還如超速行駛;交叉路口時觀看有無電子眼、交通警察或者乘交通警察不注意時闖紅燈;或者在禁停的路段亂停;於是產生騙交警的心理;幾次違章未發生事故,就認為違章沒有什麼危險;沒遵守交通法規也沒有發生交通事故等等。駕駛人懷有僥倖心理開車,在許多條件下就會有章不循,有法不守,甚至故意違章行車,發生事故苗頭不引起重視,全然不顧可能會發生交通事故。俗話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因此,僥倖心理對行車安全存在極大的隱患和危害。

二、克服僥倖心理,消除交通事故隱患是行車安全的保障

駕駛人在感知外界突顯的、微弱的、已顯的、潛伏的及其他與行車安全有關的信息後,都要不失時機地通過分析、綜合、推理和判斷,提前、迅速、準確地作出決定。否則,由於判斷失誤,很容易鑄成車禍。判斷失誤的原因,不外乎感知材料不全面、不正確,駕駛經驗不豐富,存在僥倖心理和思維品質有缺陷。因此,駕駛人在行車過程中,要善於細緻觀察,盡可能地捕捉所處交通環境內的各方面信息,全面地進行綜合分析,然後做正確判斷。同時,要十分注意經驗積累,切忌憑主觀臆想和猜測做出決定。思維要敏捷迅速,靈活機智,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和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存在僥倖心理在行車過程中,隨時都有可能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因為抱有僥倖心理的駕駛人常常在行車中犯有兩種錯誤,一種是為了自己的方便,在沒有交警管理的地方,故意違反交通法規,明知故犯。另一種是發現事故隱患不是積極排除,而是得過且過。比如有的駕駛人喜歡開夜車,他們認為夜間路上車少,人少,交通流量也少,交通警察也不在夜間上班,開起車來很痛快,往往夜間行駛車速很快,僥倖心理很重;還有的明知自己的車輛有故障,存有僥倖心理,任其發展引發了交通事故。據報道,某單位的駕駛人,明知車輛的雨刮器刮雨片有問題,認為只是一個小小的刮起雨片,由於僥倖心理作怪,在一個晚上,送人至火車站。去的時候,天下著小雨,在回家的途中又下起大雨,能見度只有10米,由於同對方車輛交會,加之雨刮起器突然失效,結果看不清道路上有騎自行車的人,把人撞了,造成重大事故。事後瞭解,這位駕駛人是一位技術全面,路途十分熟悉的人,認為不會有大事,結果出了大事。事故的原因是由於駕駛人的僥倖心理所至,如果在行車中克服了僥倖心理,就會避免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三、克服僥倖心理,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是行車安全的關鍵

《道路交通法》和《實施條例》為駕駛人在行車中克服僥倖心理提供了理論指導,法規和條例中的許多規定,特別是車輛駕駛人、車輛裝載、車輛行駛的規定,是總結了無數次道路交通事故的教訓,是用血寫成的,作為駕駛人一定要認真地掌握,全面的理解,牢記在心中,在行車中要時時刻刻嚴格遵守《道路交通法》和《實施條例》。有的駕駛人自以為開車已有相當的時間,不用再學習提高了,有的規定那麼嚴,行車中認為要機動靈活,違反點無關大事的僥倖心理,沒有真正認識到遵章守法的重要性。如規定飲酒後不准駕駛車輛,有的駕駛人仍然要喝一點,甚至自認為酒量大,又沒有喝醉了怕什麼,把遵章守法、謹慎駕車拋到腦後,膽也大了,沒有把握的事也變得有“把握”了,往往出大事。因此必須克服僥倖心理,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確保行車安全。

四、克服僥倖心理是每個駕駛人的必修課

從前面的分析結果看,克服行車過程中的僥倖心理,對行車安全相當重要。因此,駕駛人只有克服僥倖心理,把事故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才能做到對社會負責,對家庭負責,也對自己負責。克服僥倖心理的途經有:

1、要樹立二個意識:即守法意識、安全意識。守法意識是要駕駛人遵守交通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也是駕駛人職業道德的體現。駕駛人不但要有很好的操作技術,更要學法、懂法、守法,用道路交通法規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自覺遵守道路交通法規,自覺接受交通管理部門的依法管理,這是駕駛人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安全行車的重要保證。安全意識:時刻牢記安全是第一位的,安全是頭等大事,關係到社會的安定,也關係到他人和自己家庭的幸福,要做到行車安全就必須牢固樹立安全意識。

2、加強學習和個人修養,提高認識水平,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深刻理解遵守交通法規的意義,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應該遵守交通法規。

3、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在行車過程中有了故障要及時排除,出現問題要及時解決,不存僥倖,不違章操作,充分認識到駕車是一種危險、複雜性的工作,真正做到“馬達一響,集中思想”。

4、充分認識僥倖心理造成交通事故的危害性,特別是通過參觀一些因駕駛人存有僥倖心理而導致的交通事故,真正認識到僥倖心理與交通事故有著必然的聯繫,從事故中汲取教訓。加強情緒心理穩定的調節。消除緊張、急躁、僥倖、稱雄的情緒,積極坦然地對待周圍的人和事,避免過激的心理活動,做到“養心在靜”,注意保持心理平衡狀態,達到規範駕駛行為。這是良好駕駛心理的基礎。

5、克服僥倖心理就要平時多注意學習業務,精益求精,善於借鑒他人發生事故的教訓查找自己的身上的不足之處。同時要加強心理素質的鍛煉和培養,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注重提高職業道德修養。

綜上所述,僥倖心理是發生交通事故的誘因之一,只有克服僥倖心理,充分認識到僥倖心理可能帶來的危害性,才能確保安全行車,杜絕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標籤:【心理】、【僥倖】、【莫存】、【行車】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