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中秋節怎麼過
養生之道網導讀:內蒙古中秋節怎麼過?舊時,內蒙古人是不過中秋節的,後來受漢族的影響,才有中秋節的習俗。那麼內蒙古中秋節怎麼過呢?內蒙古人過中秋與漢族的方式不一樣,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內蒙古中秋節怎麼過?
內蒙古本來並不過中秋節,最常過的節日則是春節、五月節及那達慕大會。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地區的蒙古族人民同滿族和漢族接觸的較早,大概受他們文化的影響,也有了過八月中秋節的習慣。
蒙古民族,尤其是草原上的牧民在過中秋節時有一個習俗——追月。中秋之夜,月明氣爽,在銀白色月光下,騎手們騎上俊馬,奔馳在草原上。月亮由東方升起,騎手們朝西放馬奔馳,直到月亮落下的地方。
當然,真追到月亮下面,那是不可能的。多數都是奔馳一兩個小時,然後找一處地方,拿出隨身攜帶的肉乾和烈酒,吃吃喝喝、跳舞唱歌,好不快活!這種慶祝中秋的方式源於《蒙古秘史》中所記載的古代傳說。
賞月在內蒙古則叫玩月,方式基本相同,家家門前鋪上一張蓆子,上面擺著果脯月餅,家人圍著果脯月餅盤膝而坐,在月下談天說地,為遠在他鄉的兄弟姐妹們祝福祈禱。華北地區,祭月必用西瓜,在內蒙古地區,還將西瓜、茄菜等雕鏤作燈,內燃以紅燭。
鄂溫克族、鄂倫春族等民族大多也有供月、拜月的傳統,供品或儀式有差異。鄂溫克族人們在中秋節晚上聚集於篝火旁,載歌載舞直至深夜。鄂倫春族將畫有月亮的神像掛在對著月亮的地方,將剝了皮的不帶爪的野獸放在供台下向神像磕頭並祈求神保佑人馬平安、打圍順利,孩子不生病等。
朝鮮族人則是在中秋之夜由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爬上“望月架”,以先看到月亮為好運,最後點燃“望月架”,人們圍著火堆吹起筒簫、嗩吶,敲起長鼓、銅鑼,歡歌曼舞到深夜。
鄂倫春族在過中秋節時有一個特殊的習俗——打月亮。中秋之夜,他們會在空地上放一盆水,當月亮的倒影映在水中時,人們會向盆中扔小石子,直到把月亮“打得體無完膚”。
玩兔兒爺是內蒙古地區比較流行的中秋遊戲。中秋月圓時,雖然已不再按照古時那樣中規中矩地祭祀上香,但孩子們都會戴上一個紙制的兔爺帽,聽長輩說是為了讓兔爺保佑孩子們,讓他們避過災難,躲過惡鬼的侵襲。玩兔兒爺習俗的起源約在明末,本是祭月的供品,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
中秋節都要吃月餅,內蒙古地區的月餅卻有些與眾不同。傳說元朝初年,統治者懼怕民眾起來反抗,採取每十家派一名兵監視,十家只許用一把菜刀的高壓政策,人民忍無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節互贈月餅之機,在月餅裡放一個蠟丸,蠟丸中裹著紙,紙上寫著誓言,餅底還貼一張紙做暗示,以此互相號召起義。
現在內蒙古有些地方的月餅製作還有此習慣,只不過蠟丸變成了肉丸。在製作月餅時,會在月餅中抽取一塊,放入一顆小肉丸,混在月餅堆中,誰能夠吃到這塊月餅,則成為這一年中為大家帶來幸福的人,而這個人就被稱為福星,到後來就發展為月餅基本塊塊都有這種小肉丸了。
燃燈是內蒙古最近幾年流行起來的過節慶祝方式。每到中秋之夜,家家門前必會點起一盞竹扎燈籠,作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而孩子們則拿著各種各樣的燈籠到處串門,相互比較誰的燈籠更加漂亮。
其餘的慶祝活動也都很有意思,尤其是遊牧民族的節慶活動。中秋節當天,他們一定會宰羊。屠殺乾淨後,進行醃製,等到下午的時候,就會搬出烤爐、支起架子、燃起木炭,烤全羊了。因為氣溫低,他們還會在燒烤架旁燃起一堆篝火,圍著火堆吃烤肉,也會吃月餅、西瓜和葡萄等圓的東西。還會拿出自家早已釀好的馬奶酒。喝酒之前還有一套隆重的敬天地的儀式。
養生之道網提醒,中秋節正值“秋分”節氣,意味著天氣將逐漸轉涼,月圓之夜露重更深,在戶外賞月的朋友需注意添衣保暖。
標籤:【中秋為什麼要吃鴨子】、【中秋節為什麼叫中秋節】、【外國人怎麼過中秋節】、【天津的中秋節怎麼過】、【中秋節怎麼過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