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蔽殺手 專家支招可預防各種蟲媒傳染病 | 養生知識網

 

A-A+

隱蔽殺手 專家支招可預防各種蟲媒傳染病

2021年06月0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9 ℃ 次

今年以來,蜱蟲、恙蟲、肝吸蟲等“蟲蟲致”事件接連進入公眾視野,引發熱議。在危害人類健康的“蟲蟲特攻隊”中,除了可傳播基孔肯雅熱、登革熱、乙腦、瘧疾等多種蟲媒傳染病的“明星隊長”蚊子外,大多數隊員“知名度”不高,可謂“隱蔽殺手”。

廣東省疾控專家指出,在廣東興風作浪的“蟲蟲特攻隊”成員中,有些蟲子潛伏於家居環境中,如蚊子、螨蟲,有些蟲子出沒於野外,如恙蟲、蜱蟲,更易為人所忽視的當屬一些人體寄生蟲,如肝吸蟲、瘧原蟲、隱孢子蟲、弓形蟲等,通過食物、水、動物接觸等來侵害人體。

肝吸蟲

“潛伏”人體內可達二三十年

這些年來,寄生蟲幾乎淡出了公眾的視線,但隨著人們對“特別”飲食的追捧以及都市養寵一族的增多,肝吸蟲、弓形蟲等寄生蟲重新搶回舞台的中央位置。“目前對廣東影響最大的寄生蟲,當屬肝吸蟲。”廣東省疾控中心寄生蟲研究所所長張賢昌說,上世紀五十年代,廣州在西漢古屍的糞便中已查到肝吸蟲卵,據此推斷我國在2100年前已有此病流行。

如今,對淡水魚生的偏好,使得珠三角地區相當多人群不幸中招。肝吸蟲的主要感染途徑是在淡水魚體內的肝吸蟲囊蚴通過口進入消化道,進入肝膽管發育為成蟲。“肝吸蟲最長可在人體內生存二三十年,有的人孩童時吃了囊蚴,等到中年才發病。”

肝吸蟲牢牢吸附在肝臟內,不僅與人體搶營養,還會對周圍的組織造成機械損傷,而代謝產物也會刺激肝臟組織發生改變。有研究表明,感染了肝吸蟲,除會出現腹脹、腹痛、腹瀉、食慾不振和消化不良等症狀外,長期的慢性感染也可能導致膽結石、膽管癌、肝硬化和肝癌等嚴重的併發症。

張賢昌指出,在肝吸蟲感染初期,除了短時間內感染大量囊蚴的病例外,病變一般不明顯,加上個體差異,多數人不會感覺到不適或僅有輕微的症狀。對於肝吸蟲病的控制來說,預防感染無疑是最重要的,另外,早發現早治療也十分必要。

防範要點:

不吃魚生,是否就沒有感染肝吸蟲的可能?未必!張賢昌說,處理過生淡水魚的砧板,如果沒有徹底清潔就用來切熟食,那麼,它就可能成為我們感染肝吸蟲的幫兇。他指出,肝吸蟲囊蚴非常小,肉眼看不到。因此,盛放過魚生的碗盤和砧板即使經過洗刷也不能保證絕對的安全。

張賢昌強調,想要避免肝吸蟲感染,就要自覺改變不當的烹調、飲食習慣,在不能保證水產肉類無活寄生蟲的情況下,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不食魚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另外,生熟食應嚴格分開器具處理、盛放,防止交叉污染。而肝吸蟲囊蚴,一般溫度達到70℃~80℃,十幾秒內就能殺死。因此,處理過淡水魚生的砧板可用沸水燙洗殺滅該寄生蟲。

瘧原蟲

每年引發粵人發病約一百例

瘧原蟲是一種特殊的寄生蟲,可通過按蚊進入人體,並引發瘧疾。可寄生於人類的瘧原蟲有4種,即惡性瘧原蟲、間日瘧原蟲、三日瘧原蟲和卵型瘧原蟲。

近年來,廣東每年瘧疾病例有100例左右,並不時引發死亡病例。張賢昌指出,廣東瘧疾流行的威脅在於內外交流頻繁,輸入性的病例佔了絕大多數,“不少人到非洲出差感染或非洲人已感染後到廣州”。今年,珠三角地區某企業的一名員工到非洲出差,回國後本打算辦婚禮,不料很快病倒,最終死於惡性瘧疾。張賢昌說,這些輸入性病例患的多是惡性瘧疾。

此外,東南亞地區以及國內的雲南、海南地區,也是間日瘧的傳統疫區。得了間日瘧,一般會在一兩周內起病,通常是隔一天發作一次,忽冷忽熱。

防範要點:

瘧疾的傳播媒介是按蚊。按蚊容易在山林間孳生。到野外消暑或者爬山,市民應做好防蚊措施,上山時穿長袖上衣、長褲,隨身攜帶驅蚊水。從東南亞、非洲歸來,如出現發冷發熱症狀,應盡快就醫,並告知醫生曾去過這些地方。青蒿素類藥物是治療瘧疾的特效藥。

隱孢子蟲

水災過後需警惕

隱孢子蟲屬於體積微小的球蟲類腸道寄生蟲。廣東省疾控中心寄生蟲研究所裴福全主任醫師指出,該蟲在人體內引發的主要表現為腹瀉,嚴重時也可侵犯到顱腦等其他臟器引起相應的病症。隨動物、人的糞便排出的卵囊,進入水源、污染食物後會導致新一輪的感染。人體對該蟲普遍易感。該蟲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見的一種機會性腸道病原體,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腫瘤患者、器官移植患者、血液透析病人以及兩歲以下嬰幼兒,比其他人群更容易患病。

防範要點:

防範水源被病人病畜糞便污染,水災過後,需警惕該類傳染病發生的可能。一般消毒劑對隱孢子蟲殺滅效果有限,但加熱至65℃~70℃即可殺死卵囊,對病人糞便污染的衣物可採用加熱、煮沸等辦法消毒。免疫低下人群平時最好飲用開水。

弓形蟲

可引發孕婦流產

弓形蟲屬於原蟲類寄生蟲,可引發孕婦流產。裴福全指出,弓形蟲的中間宿主有貓、狗、人、牛等幾十種,而終宿主只有貓科動物。“弓形蟲在中間宿主身上只能實現無性繁殖,傳播力相對較弱,但在貓科動物身上,它既可無性繁殖,也可以有性繁殖,能夠在該類動物腸道內很好地寄生並排出大量感染性卵囊,在大大增強傳播力的同時,也增強了寄生蟲自身的生存能力。”

防範要點:

對弓形蟲感染,預防要放在第一位。計劃造人的女性不宜養貓。養寵物的女性在計劃懷孕前應先做弓形蟲篩查,懷孕期間注意減少接觸寵物和土壤,接觸貓後應使用肥皂、清水沖洗雙手。養貓的家庭最好使用干飼料、罐裝食品和燒煮過的食物餵養。

蚊子

可傳播80多種傳染

蚊子屬於昆蟲綱雙翅目蚊科,全球約有3000種,是一種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纖小飛蟲。雌性吸血,雄性吸食植物汁液。雌蚊可傳播登革熱、瘧疾、黃熱病、絲蟲病、日本腦炎(流行性乙腦)等80多種疾病,稱其為“蟲蟲特攻隊”的“隊長”,一點都不為過。

具體來說,俗稱“家蚊”、“黑蚊子”的庫蚊主要傳播絲蟲病和乙腦;愛白天咬人的伊蚊即“花蚊子”,主要傳播乙腦和登革熱;靜止姿態與眾不同、喜好“翹屁股”的按蚊,主要傳播瘧疾。

廣州每年4月份至11月份都是蚊子孳生高峰期。其中,庫蚊兩大孳生高峰在四五月份、十月份。從6月份開始,伊蚊進入繁殖高峰期。按蚊繁殖高峰則在夏季。

防範要點:

到野外活動,需穿淺色長袖上衣和長褲,塗抹驅蚊水。室內活動可點蚊香、使用蚊帳、紗窗防蚊。雨季前後應注意傾倒房前屋後瓶瓶罐罐中的積水。家庭水養植物最好換成沙養,或者在水中放幾尾小魚,以免孑孓孳生。

相關鏈接

預防登革熱

統一行動收效最好

目前該病仍處於高發期,滅成蚊、清積水最重要

廣州已陸續出現數十例登革熱病情,十月仍屬高發季節,疾控部門希望市民提高警惕,積極配合“滅成蚊、清積水”。然而,近期調查顯示:僅三成住宅樓住戶願意讓疾控人員登門入室進行檢查和滅蚊。“登革熱是亞運會傳染病防控重點,希望大家為自身健康著想,積極配合疾控部門做好預防措施。”專家呼籲說。

發病:十月仍是高峰期

“廣州市今年以來已陸續發現了數十例散發的登革熱病例,其中既有輸入性的,也有本地感染的。輸入性病例中有外籍人士、勞務輸出回來探親者、國外經商感染回來者,好在基本都屬普通病例,經治療都很快痊癒。”廣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楊智聰介紹,登革熱在廣州屬於較為常見的傳染病,每年6~10月是發病高峰期。“今年目前來看發病還算‘平靜’,但隨著亞運會臨近,而且還處在高發季節內,對於登革熱的預防絕對不能掉以輕心。”楊智聰表示。

調查:僅三成住宅樓能入戶滅蚊

據廣州市愛衛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入戶調查是登革熱疾病防控的重要一環。每發生一起登革熱疫情,疾控部門便在患者居住地以半徑100m範圍劃定疫點,以半徑400m範圍劃定疫區,開展病例搜索、佈雷圖指數調查(主要查看積水容器及其蚊幼生長情況)、健康宣傳、室內滅殺等工作。研究表明,如果佈雷圖指數降至5以下,登革熱流行就會終止。

然而,現實困境是,調查人員入戶成功率很低,住宅樓入戶成功率普遍僅在30%左右。“造成入戶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有好幾方面,無人在家情況最多見。一些住宅樓有非空置房住戶的50%在調查時間內無人響應;拒訪也特別突出,調查人員入戶有人回應時,常常以‘家中沒有蚊子’、‘我家很乾淨,從來不會有積水’等為由拒訪,部分住宅樓拒訪率甚至高達有人戶的40%;再次,空置房問題也是原因之一。”

“過低的入戶成功率是蚊媒密度持續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呼籲:市民積極配合“滅成蚊清積水”

“登革熱是廣州地區重點控制的傳染病,曾在歷史上給廣州公眾造成了巨大的健康打擊,希望市民能為自己的健康著想,積極配合調查和預防。”楊智聰呼籲說。

據愛衛辦有關負責人介紹,殺滅成蚊有統一行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採用“內外夾擊”法收效最好:在疫區範圍內特定時間採取統一滅蚊行動,住戶在自己住所通過點燃滅蚊片、噴灑殺蟲劑等方式驅趕或殺滅室內成蚊,相關部門在室外及更大外環境進行滅蚊,使得成蚊沒有安身之地。

此外,疾控專家提醒市民,家中的盆罐應積極翻倒,清理積水,水生植物應每3~5天更換一次水體,以控制蚊蟲孳生源。

 

 

 

標籤:【各種】、【蟲媒】、【傳染病】【預防】、【可】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