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天,中醫教你防濕毒 | 養生知識網


 

A-A+

濕熱天,中醫教你防濕毒

2014年01月24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87 ℃ 次

      時下正是初夏至仲夏時節,南方地區的天氣往往總是一陣悶熱一陣驟雨,甚至出現雷陣雨或大暴雨,這是低壓槽南下和副熱帶高壓日漸加強的原因。如此天氣常常濕困注雙足,濕毒癢肌膚,特推薦一款解毒除濕、通利關節的湯水——

老黃瓜雲苓煲烏蛇

老黃瓜雲苓煲烏蛇有解濕毒、利關節之功,且氣味清香、味道鮮美,男女老少皆宜,為悶熱濕困日的養生調理湯品。

〔材料〕老黃瓜500克、雲苓50克、烏蛇500克、豬脊骨500克、生薑4片。

黃瓜又名青瓜,它原產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熱帶雨林地區,最初為野生,瓜帶黑刺,味道非常苦,不能食用,經過長期的栽培、改良,才成為現在脆甜可口的黃瓜。從古代引入我國,現已成為我們常年食用的瓜蔬。中醫認為其性涼味甘,能除熱、利水、解毒、可治療煩渴、咽喉腫痛、火眼、燙火傷等症。現代醫學亦認為,其最大的特點是鮮黃瓜中含有丙酸、乙酸等成分,有抑制糖轉化為脂肪的作用,因而有利於減肥,並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黃瓜尾部多有苦味,這是由於其含具有預防腫瘤作用的葫蘆素C、D的原故。老黃瓜就是在其成熟後不採摘,讓其繼續生長,至瓜皮完全變黃,它更具清熱利水、消暑除煩的功效。而具有健脾安神、利水滲濕功效的中藥雲苓,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被列為上品,主治脾氣虛弱、倦怠無力、食少便溏、心悸失眠、小便不利、水腫脹悶和痰飲內停等症。按現代科學分析,茯苓含β-茯苓聚糖、三萜類化合物乙酰茯苓酸等只有雲苓才能富含的成分,有利尿、降血糖、抗菌作用,能促進鈉、鉀、氯等電解質的排出,並有抗癌作用。《本草逢原》中說“烏蛇主腎臟之風,為紫雲風之專藥。”其性平,味甘、鹹,尤其具祛風濕、通經絡的作用。三者合而為湯,更具排皮膚濕毒和驅骨肌痺痛風濕之力。

〔烹製〕老黃瓜洗淨,切塊狀;雲苓稍浸泡,洗淨;烏蛇宰洗淨,切段狀,置沸水中稍滾片刻,再洗淨(即“飛水”);豬脊骨洗淨,用刀背敲裂,然後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12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標籤:【防濕】【毒】【教你】【中醫】【熱天】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