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的發展 | 養生知識網


 

A-A+

腧穴的發展

2020年03月1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6 ℃ 次

人體上的腧穴是人們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陸續發現的。在馬王堆帛書《五十二方》中,就記有一些灸治用的穴位。《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了扁鵲用“三陽五會”穴治療屍蹶;還敘述了倉公(淳於意)“論俞所居及氣當上下出入”。討論穴位的位置及“氣”的傳導等情況。通過長期的實踐,隨著經驗的積累,逐步掌握了腧穴作用特性的規律,並予以整理,形成了系統的理論,對腧穴進行了分類和歸徑。

一、數量的增加

腧穴的發現是由少到多,逐步積累起來的。《內經》中雖有《靈樞•本輸》、《靈樞•背腧》、《素問•氣穴論》、《素問•氣府論》等論述腧穴的專篇,《氣穴論》還提到“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但實際上,《內經》各篇所載的穴名恰為160。《針灸甲乙經》所轉載《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一書中的內容,其穴名為349。後世《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針灸資生經》、《十四經發揮》、《類經圖翼》、《醫宗金鑒》等書又略增補,至《針灸逢源》十四經穴名為361。其間所增加的經穴並不算多,可見歷代對此都持慎重態度。

二、主治的擴展

歷代文獻對各腧穴主治經驗的記載不斷增多,由簡到繁。一般說來,記載內容眾多者往往是臨床較為常用的穴位,其適應範圍廣,治療作用大。如足三里是臨床最常用的經穴之一,文獻記載內容最為豐富。早在《內經》中說有多處論述;後世針灸歌賦中也反覆提到,人們對足三里治療作用的認識是逐步擴展和加深的,《內經》中主要闡述足三里對胃腸的調整作用,凡是“邪在脾胃”,無論虛實寒熱都可“調於三里”;對“邪在膽,逆在胃”的嘔逆症,還可“取三里以下胃氣逆”。《明堂孔穴針灸治要》、《針灸甲乙經》主要補充了足三里的瀉陽明經熱的作用,以治狂歌、妄言、口噤、喉痺、乳癰有熱等。至三國時,華佗才提出“療五勞贏瘦,七傷虛乏”;南北朝時,秦承祖指出其“諸皆治”。說明那時已強調其補虛、益氣作用。《外台秘要》說:“人年二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氣上衝目。”後人即據此而常灸三里以防治中風,稱之為“保健灸”。宋代張杲《醫說》載:“‘若要安,三里莫要干’。患風疾人宜灸三里者,五臟六腑之溝渠也。常欲宣通,即無風疾。”說明歷代對足三里的認識日益深化,主治症逐步擴展,且從治療發展而為預防保健之用,但三里用於“氣上衝目”,主要是指情志所傷的上盛下虛症,而不是指外感風邪之症。元代李東垣因而指出:“六淫客邪,及上熱下寒、筋骨皮肉血脈之病,錯取於胃之合(足三里),大危。”辨明表裡,又使對經穴主治作用的掌握更趨明確。

三、性能的歸類

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化、系統化,古代醫家根據腧穴所在位置和主治作用方面的不同特點,於分經之外又劃分不同類別(五腧穴、原穴、絡穴、卻穴、背俞穴、募穴、交會穴等)。早在《內經》中就已有五腧穴、原穴、絡穴等記載,《明堂孔穴針灸治要》則全面記載了四肢部的井、滎、輸、原、經、合、絡、卻穴;頭身部的俞、募穴及各經交會穴,這些有特定稱號的腧穴近人稱之為特定穴,《難經•四十五難》又提出髒、腑、氣、血、筋、脈、骨、髓八個會穴,如以脾募章門為“髒會”,胃募中脘為“腑會”等。宋元時期針灸家又提出“八脈交會穴”,認為上下肢有八個經穴分別通向奇經八脈,如以手厥陰絡穴內關通陽維脈,手少陽絡穴外關通陽維脈等。這種從不同的理論概念對經穴進行組合歸類以說明其主治特性,對於臨床選穴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後世針灸家也常從臨床實用出發提出一些常用要穴,或編成歌訣以便於記誦,如《四總穴歌》、《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歌》等。這只是說明經驗用穴,與按性能歸類的意義有所不同。

四、奇穴的應用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有些奇穴的發現要比經穴為早。有的經穴即來源於奇穴,如風市初見於《肘後方》,後被歸入足少陽膽經;膏肓俞初見於《千金方》。後被歸入足太陽膀胱經。部分未被歸入十四經系統者,或近世所發現的新穴,則以“奇穴”的形式流傳,如印堂、太陽、闌尾、膽囊等穴,有些奇穴則是出於經穴的演變或傳誤,如《千金方》所載“手逆注”原繫於陽明大腸經溫溜穴的別名;《醫學入門》所載“痞根”實即是太陽膀胱經肓門穴的演變。奇穴在歷代針灸學著作中續有收集,明•方賢《奇效良方》專列“奇穴”一節,集有26個奇穴。《針灸大成》、《類經圖翼》等書也有專篇介紹,收集奇穴數目更多。
 

標籤:【發展】、【腧穴】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