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盂腎炎的中醫治療秘方 | 養生知識網


 

A-A+

慢性腎盂腎炎的中醫治療秘方

2018年04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90 ℃ 次

慢性腎盂腎炎的前期表現主要為尿多尿急,而久治不愈會惡化為尿毒症!所以一旦出現了慢性腎盂腎炎一定要及時治療,下面是慢性腎盂腎炎的中醫治療秘方,對於各種類型的慢性腎盂腎炎要因症施治。

慢性腎盂腎炎的中醫因:

1、腎虛濕熱《諸源候論》云:“諸淋者,皆腎虛而膀胱生熱也。”這一病機特點尤為適用於慢性腎盂腎炎患者。腎虛是勞淋反覆發作的主要原因。同時,由於濕熱屢犯,或濕熱留連不解,耗傷腎陰,病初多為腎陰虛兼夾濕熱,病久則腎氣亦虛。故腎虛有偏腎陰虛與腎氣虛之不同。濕熱也有微甚之殊,病初則濕熱盛,病久則濕熱微。

證候:尿頻、尿急、尿痛反覆發作,腰酸腰痛,低熱,五心煩熱,口乾口粘或口苦,咽干,飲水不多,舌質偏紅,苔薄白,脈沉細稍數。

證候分析:腎陰不足,見腰酸腰痛;陰虛生內熱,見低熱,五心煩熱,口乾咽干;膀胱濕熱,竅道不利,見尿頻、尿急、尿痛。

2、脾腎兩虛 脾腎為後天和先天之本,二者呈互生互養的關係。腎虛日久,脾氣必虛,故多見脾腎兩虛。腎失所用,脾不生精,形成虛勞的證候。

證候:尿頻、尿急、尿痛遇勞即發,腰膝酸軟,納少倦怠乏力,面色萎黃無華,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

證候分析:腎虛見腰膝酸軟,脾虛見納少倦怠乏力,面色萎黃無華;尿頻、尿急、尿痛遇勞即發,為勞淋之典型表現。

3、氣滯血瘀 肝脈抵少腹絡陰器,肝之疏洩有助於水道通調。勞淋每因情志變化而發作,又多見於女性,可見氣滯在勞淋發生中的重要作用。氣滯可致血瘀,濕熱留連也致血瘀,病程後期多有血瘀證的臨床表現

證候:淋證發作前常有情緒波動史,急躁易怒,腰酸脹痛或刺痛,小腹拘急不舒,兩脅脹滿,排尿不暢,面色晦黯,舌暗有瘀斑瘀點,脈沉弦或弦細。

證候分析:肝氣鬱結,疏洩不利,見急躁易怒,腰酸或脹痛,小腹拘急不舒,兩脅脹滿,排尿不暢,脈弦;氣滯血瘀,見腰刺痛,面色晦黯,舌暗有瘀斑慣點,脈弦細。

慢性腎盂腎炎

慢性腎盂腎炎的中醫治療秘方

1、腎虛濕熱,治法:補腎清熱利濕。

方藥:用知柏地黃湯加味。藥用知母、黃柏、生地、山藥、山萸肉、丹皮、茯苓、澤瀉、滑石、通草、牛膝、車前子。方中知母、黃柏、丹皮清熱,生地、山萸肉補腎,茯苓、澤瀉、滑石、通草、車前子、牛膝利尿滲濕。

2、脾腎兩虛,治法:健脾補腎

方藥:無比山藥丸加減。藥用山藥、澤瀉、茯苓、生地、枸杞子、五味子、肉蓯蓉、杜仲、牛膝、菟絲子、巴戟天、蓮子。方中山藥、茯苓健脾,生地、枸杞子、杜仲、牛膝補腎,肉蓯蓉、菟絲子、巴戟天、五味子溫腎固澀,蓮子清熱瀉火。為治勞淋之主方。

3、氣滯血瘀,治法:行氣活血通淋。

方藥:可用五淋散加減。藥用當歸、赤芍、石葦、冬葵子、沉香粉、柴胡、川楝子、牛膝、穿山甲、王不留行、生蒲黃、梔子、丹皮。方中柴胡、川楝子、沉香疏肝理氣;當歸、赤芍、牛膝、穿山甲、生蒲黃、丹皮活血化瘀;王不留行、石葦、冬葵子利尿通淋;梔子、丹皮清鬱熱;共為行氣活血通淋之劑。

4、氣陰兩虛,治法:餘熱未盡型。

症狀:腰酸脹痛、小便黃濁澀滯,尿意不盡,小腹微脹,伴有倦怠,少氣懶言,或低熱口乾。舌紅苔黃,脈虛細。

治則:養氣養陰。

處方:黃芪30克,人參、白朮、生地、熟地、雲苓、連翹和馬齒莧各15克,黃柏10克,當歸、柴胡、知母、赤芍、陳皮、天冬和麥冬各9克,厚樸與地骨皮各12克,五味子和甘草各6克,蓮子心3克。

腎盂腎炎常見於女性朋友,腎病專家說腎盂腎炎屬於中醫淋症範疇。分急性和慢性兩種。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可以運用中醫的方式來治療,但同時也有一些禁忌。

急性腎盂腎炎常有發熱,尿急, 尿頻,尿痛,尿熱等症狀。屬濕熱症,方用人正散加減。本方為木通6克,瞿麥10克,扁蓄10克,川黃柏10克,車前子15克,石葦15克,茅根30克,小薊30克。飲食方面應忌食一切鹹味調味品和含高蛋白的食物,應多食一些含維生素C的疏菜和水果。

慢性腎盂腎炎常以菌尿,尿常規改變為主,伴有腰酸,乏力,氣短,頭暈,浮腫,消瘦等症狀。中醫認為屬脾腎兩虛症型。本方組成為:黨參10克,百術10克,陳皮10克,熟地10克,澤瀉10克,黃芪20克,茯苓20克,山藥15克,杜仲15克,砂仁6克,木香3克,生甘草5克。如果畏寒肢冷者可加炮附子6克,肉桂10克;血尿為主者可加旱蓮草15克,小薊30克。

患有慢性腎炎在飲食方面宜吃清淡而易消化的低鹽或無鹽飲食,近年來認為對於慢性腎功能不全者適當補充必需氨基酸可提高療效。

上面是對於慢性腎盂腎炎的中醫治療秘方以及一些禁忌方面的敘述,更多有關慢性腎盂腎炎方面的知識,請關注養生之道網疾病調理頻道。

標籤:【慢性腎盂腎】、【慢性腎盂腎的中醫治療】、【慢性腎盂腎的病因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