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 修身養性健身強體 | 養生知識網


 

A-A+

太極拳 修身養性健身強體

2018年11月12日 中華武術 暫無評論 閱讀 22 ℃ 次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國太極鼻祖張三豐,把練習太極拳作為入道修煉的基礎,太極修煉講究“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在鍛煉中要求練習者“恬瞻虛無、真氣從之”、百慮俱消、物我兩忘的境界,達到人天合一的境界。那麼練太極需要注意哪些誤區,才不會“走火入魔”呢?

太極拳 修身養性健身強體

太極拳是武術項目的一種,也是體育運動健身項目,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古傳太極並無套路,太極拳原始骨架就是十三式,分別為掤、捋、擠、按、采、捺、肘、靠、進、退、顧、盼、定十字組成,它概括了太極拳的主要法則。

近代太極拳發展非常迅速,形勢喜人,世界上許多國家開展太極拳運動蔚然成風:,太極拳運動具有獨特的優點。它是一種意念活動、心理過程與人體運動協調統一的運動形式,通過吐納、導引輔之以外形,疏通人體經絡,以達到修身養性、健身強體的目的。

太極拳強調松和靜,要求人們在鍛煉中做到“恬瞻虛無、真氣從之”、百慮俱消、物我兩忘的境界,在人天若一的狀態下,如行雲流水般進行柔圓渾然一體的運動。在運動中各種噪音和外來的刺激都放過濾摒除了,人體進入最後的生理狀態,大腦皮層進入良性的保護性抑制,大腦各功能區協凋同步,各種內分泌也協調而適中。這些生理條件又進一步使練拳者感到飄然欲仙、隨清風明月而起舞的愉快,使人獲得保健和祛的效果,太極拳鍛煉有素的人,不僅在操練太極拳時能很快進入這種良好的心理狀態,而且隨著修養的提高,把這種身心狀態帶進生活裡,做到臨危不懼、遇事不亂、和平恬適、精力充沛地按事物的規律去辦好各種事情。這樣“七情”平和、胸懷曠達,自然容易達到強身固本的健康要求。太極拳強調身心放鬆,松而不懈,也意在解除肌肉的緊張狀態,在外使週身血管阻力最小,全身氣血循環順暢。

太極拳要求習練者頭頂懸、下頦微收,可使頭部在頸椎上端正,運動自如,又便於精神的提起,立身中正、使全身脊椎安舒正直,平衡自如。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既可保持全身的圓活,也便於使肩臂放鬆。以肩帶肘、以肘使腕由中心向外運動,以達到力由脊發的要求。太極拳非常重視腿上的功夫。無論是馬步、弓步、虛步、僕步等,都講究虛實轉換變化,使雙足有如全身力量的根基,運動時下實上虛,上如楊柳般舒展如意,下如磐石般穩貼,加上虛實相隨,自然容易做到前進、後退、或顧、或盼、轉換穩健、邁步輕靈似貓行。這樣一來,使我們在練習套路時如行雲流水,全身渾然一體,義節節鬆開,一動無有不動。這種連綿不斷、節奏井然的運動,正合乎人體陰陽相對統一、臟腑氣化有序的健康生理要求。

太極拳運動範圍遍及指趾、手足、胸腰、頭頸、耳目、口鼻,這種全身性柔圓舒展的活動,是以腰椎為樞,帶動全身肌肉骨骼的運動,也帶動神經、心血管以及相關的臟腑系統處於興奮與抑制、舒張與收縮協調的活動中,使人生機旺盛.功能活躍,經常堅持認真打太極拳的人,在日常活動時,步履穩健,行動輕快,這是太極拳運動給神經、肌肉、骨骼以很好鍛煉的緣故。融健身、藝術為一體,是…種美的運動,其美在心、在形、在神、在韻、在功。它使人在美的運動巾得到健身。

太極拳運動呼吸要求做到柔、勻、細、長,有規律、有節奏地Ⅱ乎吸大最的空氣。練功時柔勻、細長的呼吸節律與行雲流水般的太極運動節律融於一體,形成一首美妙的生命運動協奏曲,它誘導大腦神經的節律活動,調神、調身、調息協和同步,渾然一體。四肢百骸不動則已,動則不離圓圈,動之則分、靜之則合。拳勢如行雲流水,風曳楊柳,輕盈自然,似靜而微動、似動而難察,恰似春蠶吐絲,連綿不斷,呼吸振帶,氣沉丹田。身心兩忘,純任自然,使練武者在奇妙細膩的弧形螺旋運動中,舒筋強骨,調氣和血,健體美形。

如若身體有,通過“三調”有利地增強人體陰陽相對平衡和臟腑功能有序的穩態程度,從而增強和提高了健康水平。“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正氣內存、邪不能侵,由於肌體平衡有序的穩定度高,使它有能力去適應外來的干擾,使人體從進化過程中獲得抗病能力(如應激能力、免疫能力等等),終而戰勝疾病,恢復健康。

練太極拳應走出四個誤區

太極拳作為東方古老文化的積澱,其魅力無窮。它不單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世界人民共有的寶貴財富。在進入新的世紀裡,它將作為國際奧運會競技和表演項目而載入史冊。但是,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1997年來,由於種種的原因,在開展群眾性太極拳運動中,仍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影響著太極拳活動更好地發展。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或者稱之為四個誤區。

其一,不循規,不守法,隨心所欲這種現象大多出現在群眾性晨練活動中。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認識問題,也有缺乏導師和組織領導問題。首先,從認識上看,有些人不瞭解太極拳的本質和特點,把它同保健操、迪斯科等混為一談,只要照貓畫虎,隨大流就行了。殊不知,學太極拳不僅需要明師指導,而且要遵規守法,循規蹈矩,循序漸進。其次是組織領導無力,滿足不了群眾對學習太極拳的要求,特別是在輔導員的培育,和骨幹群眾的訓練上,乃至活動場地等方面,都不適應群眾性太極拳活動的要求

其二,曲解“得意忘形”的內涵,忽視基本功訓練。無論拳理還是拳諺對此都有不少的論述。例如:“有形有象都是假,無形無象才是真”,“拳到極處便無拳”,“知法忘形人化境,到此渾元太極成”。有些人對上述拳理不求甚解,在修煉太極拳過程中不注重基本功的訓練,忽視盤架子,有的乾脆不練架子,只是在推手或站樁上下功夫。有的人還用太極派別的存在為理由,提出“太極拳無所謂對錯,一個人打一個樣”的謬論。他們不知道,“忘形”是從有形中來的,“無形”是太極的最高境界。正如“守規矩,循規矩,脫規矩”一樣,只有先遵規矩,守規矩,才能逐漸的脫規矩而不離規矩,得心應手,從而進人忘形有神的自然感應的太極態勢。對於太極內功與盤架子的關係,有的拳家認為,太極功不是打出來的,也不是推手推出來的,而是依據拳理長期盤架子練出來的,功夫在於套路之中。只有在傳統套路上下了功夫的人,才能得到真功夫。何況,從養生的角度來說,離開盤架子,強身健體、祛病延年、陶冶情操等太極拳的功能,就無從談起。

其三,不相信“松柔是太極之母”。就一定意義上說,太極拳區別其他拳種的根本標誌就是“松柔”,或者說“松柔”是太極拳的基本特徵。老子說:“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張義敬說:“松柔是太極拳的靈魂,凡是違反了松柔這一原則的都不能稱為太極拳,至少不是正品。”然而,有些學太極拳的同道們,卻不相信“松柔”是練太極內功的基礎,甚至拿某些有成就的太極拳大師曾經學過某某外家拳為例,說明光有太極的“松柔”是不能出功夫的,要想出功就必須同練外家拳,只有內外兩家結合,才能產“太極功夫”,達到“四兩撥千斤”的境界。這些糊塗的認識,影響太極功夫的形成,也影響太極拳的健康發展。

其四,把練功與養生對立起來,特別是把注重養生說成是“空架子”,是“花拳繡腿”,給予全盤否定。修煉太極拳應把養生與練功結合起來,二者不可偏廢。當然,對中老年人來說,應議養生為主,技擊為輔;而中青年則應側重於技擊的訓練,提高拿、化、發、放的能力。從整體上講,二者是不可分的,練功中必然使身心得鍛煉。反過來說,在堅持長期盤架子中也必然增長太極內功,提高技擊能力。兩者相輔相承,相互依存。

氣之功能有五自查自糾保健

摘自 前方:氣有推動、溫煦、防禦、固攝和氣化5種功能。從中醫的角度看,氣虛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消耗過多,二是生成過少。

“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中醫在觀察一個人的外在健康狀況的時候,常會做出一種評斷:這個人氣色很好,或者是這個人氣色不好。那麼,氣色又是什麼呢?

在中醫的醫學理論中,廣義上的氣,是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充斥機體表裡上下。人所有的生命活動都是靠氣維持,說白了,人活著就是靠這口氣。

氣有5種功能:推動、溫煦、防禦、固攝和氣化。心在跳動、嘴在說話、四肢活動等,都是氣在推動所致,人能保持體溫,是靠氣的溫煦作用。每天我們接觸各種病毒,但沒有生病就是靠氣的防禦作用。人體的汗液、大小便為何有規律地向外排泄,內臟為何不會移位,也是因為氣的固攝作用。食物轉化為氣體的一部分,是因為氣的“氣化”,即把物質進行轉化。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氣其實就是一種能量。

細分起來,氣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按照部位,可分為心氣、脾氣、腎氣等臟腑之氣;按照功能,可以分為營氣、衛氣等。

氣虛的具體表現為5種功能的不足。第一,推動無力。就會出現動作有氣無力,容易疲倦,說話聲音會比較低微,多說話就會感到上氣不接下氣;心跳、脈搏也是軟綿無力,呈現出虛的狀態。第二,溫煦不足。人覺得怕冷,手腳冰涼,自感身體一絲熱氣也沒有。第三,防禦不足,最為常見就是感冒,特別是在勞累之後,人的氣消耗過度,更容易感冒。第四,固攝不足。常見的表現是稍微一動就渾身大汗或者大、小便失禁,或胃下垂、子宮下垂。第五,氣化不足。有些人又瘦又黃,吃東西不長肉;也有些人虛胖,同樣又是氣虛的表現。由於氣虛,人沒有能力把無用的物質和水分排出體外,所以就會出現虛胖的狀態。

從中醫的角度看,氣虛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消耗過多,二是生成過少。

勞則耗氣,勞表現為勞心、勞力、勞神以及房勞等,特別過勞和縱慾十分耗氣。從發病原因、症狀上對照現代醫學,氣虛即現代醫學中的亞健康狀態

和其他疾病狀態一樣,氣虛同樣危害健康。中醫裡有句話,“氣為血之帥”,帥是什麼?是一軍之首。“氣”這個領兵打仗的將軍若是虛弱,部隊的整體戰鬥力便會呈現下降的態勢。所以氣虛的人,血液的流動是異常緩慢的,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如供血不足、梗死,常常頭暈、心慌。

氣虛還會使各種功能減退,比如新陳代謝功能減退,尤其在消化吸收方面,減退比較明顯,易發生消化不良、慢性洩瀉或營養不良;造血功能減退會導致貧血;生殖功能減退會導致不孕、不育等。患病後,康復比一般人緩慢。還有,氣虛體質的人,防“突變”能力減退,罹患癌症的概率增大。

因此,如果現在正處於氣虛狀態的朋友,需要積極行動起來,用藥物、鍛煉等方法來改善氣虛狀態,維護健康。

結語:太極,氣功是中華武術的分支,站在中醫角度上來看,兩者具有著強身健體,梳經活骨,吐故納新,療養心性的養生之道。

標籤:【太極拳】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