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武術起源發展(三) | 養生知識網


 

A-A+

中華武術起源發展(三)

2018年10月08日 中華武術 暫無評論 閱讀 29 ℃ 次

    隋唐時期,由於封建社會經濟的發展繁榮,與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停滯狀態相比,武術可以說又重新崛起。唐朝推行“武舉制”,以考試的辦法選拔武藝出眾人才,這從政策上又促進了民間和官方的練武活動。在隋未就以武功聞名於世的少林寺,在唐武德年間(618一626年),因助李世民剷平隋未割據勢力王世充有功,少林寺更加聲名大震,官府許其自立營盤、演練僧兵。

僧徒一度達2000餘人,練武之風日盛。傳說少林寺稠禪師“拳捷驍武”,能“引重千鈞,橫塌壁行”。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四子李元吉驍勇善戰,是率軍獨擋一面的將軍,而李淵的次子李世民“結納山東豪傑”,在秦王府蓄養“勇士”800餘人,其中有大家熟知的《隋唐演義》中的歷史人物——尉遲恭、程咬金、秦瓊,他們都是武藝超群的驍將。尉遲恭能空手奪槍,臨陣作戰時,常單槍匹馬衝入敵陣,雖然刀槍如林,終不能傷他,反會被他奪槍刺殺,出入重圍,如入無人之境。有一次李元吉要與他比試“空手奪槍”,元吉執槍躍馬拚殺,尉遲恭左避右閃,不一會兒將元吉手中的搶奪走三次。可以看出當時尉遲恭的武藝已是十分高超了。

當時在軍旅之中,劍已逐漸被刀替代,但民間仍很盛行,不僅武人練,文人也以佩劍、舞劍為榮。濤人李白、杜甫青年時皆學過劍術。將軍斐旻的劍術、李白的詩,張旭的草書被譽為唐代的三絕。有人讚美斐旻的劍是“劍舞若游龍,隨風縈且回”,難怪畫家吳道子請求斐旻舞劍,以激發創作豪情。更可歎為觀止的是杜甫筆下的公孫大娘舞劍:“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霍如弈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說明當時劍術套路已有相當高的水平。

兩宋時期,內憂外患,戰火頻仍,廣大人民常結社習武以求自保。如“角抵社”、“英略社”、“弓箭社”都是比較大的民間習武組織。此時武技在農村及邊遠地區多側重軍事實用性;而在城市的街頭巷尾多側重套路,把武術做為表演內容,統稱“百戲”,表演的武藝有角抵、使拳、踢腿、使棒、弄棍、舞刀槍、舞劍以及打彈、射弩等,對練的叫“打套子”,有“槍對牌”、“劍刀牌”等。“十人般武藝”一詞也出現於宋代的典籍之中。據宋華岳《翠微北征錄》載:“臣聞軍器三十有六而弓為稱首,武藝一十有八而弓為第一。”此文原意強調弓箭在征戰中的重要性,但已反映當時的兵器遠不上18種。宋代武術的發展情況我們可以從幾部古代小說中窺見一斑,如《說岳全傳》、《楊家將》、《水滸傳》等,都描寫了眾多武藝高強、功夫獨到的男將女傑。

標籤:【三】、【發展】、【起源】、【中華武術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