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後的飲食禁忌
氣溫開始提升,再加上這幾天的時晴時雨,空氣濕度增加,天氣悶熱多變。“桑拿天”使得醫院裡的病號數激增。醫生提醒,對於普通人來說,學會幫助汗水離開身體可以緩解悶熱天氣對身體帶來的損害。
“桑拿天”雖然溫度不高人卻更難受
從預報來看,眼下氣溫並不太高,可是人們的感覺卻比37、38℃的時候還要難受,這種感覺來自於空氣中的大量水汽。據氣象專家介紹,在空氣濕度大時,空氣中的水汽含量高、蒸發小,所以人體中的大量汗液難以蒸發,容易使體內熱量散發不出去而導致悶熱。
如果氣溫在28℃而相對濕度達90%時,人們就會有氣溫達到34℃的難受感覺。據統計,當相對濕度達30%時,40℃才容易中暑;濕度50%時,38℃容易中暑;而濕度達80%時,31℃也會引起中暑。所以,“桑拿天”即使溫度不高,人也會覺得悶熱難當。
而在悶熱的天氣裡,原來乾熱容易引發的日射病發病很少,可是在北方很少見的熱射病開始出現。熱射病最容易襲擊兩類人,一是在高溫下長時間進行劇烈運動的年輕人,比如,運動員遭遇熱射病的就很多;另一類是老人、小孩、病人、酗酒者。其原因在於人體的正常體溫一般恆定在37℃左右,在室內常溫下人體散熱主要靠輻射,其次是蒸發和對流,少量為傳導。可是,當周圍環境溫度超過皮膚溫度時,人體散熱就只能蒸發了,但空氣中水分含量很高的時候,蒸發也變得相對困難,所以,人體深部組織的熱量越積越多,容易引起器官功能和組織的損害。
熱射病就是受外界熱源的作用,體內熱量不能通過正常散發而導致的體內熱蓄積,引起體溫升高。表現為高熱、無汗和意識障礙。常在高溫環境中工作的人和老年人、體弱、慢性病患者最容易受到影響。熱射病患者預後嚴重,死亡率達5%~30%。
“桑拿天”防暑呵護身體心中有數
夏天氣溫過高,人體出汗多從而導致體內電解質大量流失,造成中樞神經、心血管、胃腸道正常調節失靈,引發不良反應。各大醫院的門診量急劇上升,其中,胸悶、口乾、發熱等不適症狀的病人
增多。專家稱,這與“熱射病”有關。
在悶熱的桑拿天裡,市民應該多注意保持自然通風,不要長時間呆在靜止而封閉的汽車或房間裡。要多洗澡,經常用蘸過涼水的小毛巾擦拭身體,幫助汗水離開人體。
當然,補充水分最關鍵,盡量不要等渴的時候才喝水。喝的時候要慢慢喝,最忌渴了就猛喝水。要喝新鮮的溫開水,不要喝冰水或生水,可以喝鹽水,出外時也要帶些水,同時可備一些人丹、風油精等藥品。
同時,調整勞作時間,良好的休息是必不可少的。當必須做戶外活動時,最好選擇清晨及黃昏的時候。尤其是老年人和孩子要減少活動,以免再給身體增加負擔,不論在戶外從事什麼活動,應該盡量放慢速度。中暑後飲食有五忌
人在中暑之後常常很虛弱,在恢復過程中,應吃些較為清淡、容易消化的飲食,補充必要的水分、鹽、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等,以下是中暑後的飲食禁忌。
1.忌大量飲水。中暑患者應採用少量、多次的飲水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切忌狂飲。因為大量喝水不僅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性排汗亢進,使體內水分和鹽分進一步大量流失,嚴重時可導致熱痙攣。
2.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中暑患者大多脾胃虛弱,大量食用生冷食物和寒性食物會進一步損傷脾胃陽氣,重者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
3.忌吃大量油膩食物。中暑後應少吃油膩食物,以適應夏季胃腸的消化能力。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並使大量血液滯留於胃腸道,導致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人會感到疲倦。
4.忌純補。中暑之後,暑氣未消,雖有虛症,卻不能單純用補法。過早進補會使暑熱不易消退,或使已經逐漸消退的暑熱復燃。
5.忌偏食。中暑患者應以清淡飲食為主,但可適當佐以魚、肉、蛋、奶等,以保證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