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的刮痧療法
偏頭痛是最常見的頭痛,表現為反覆的額、顳、眼眶部局限於一側的疼痛。疼痛可表現為劇烈跳動,鑽痛、脹裂痛,可持續數小時至數天。導致本病的原因很多,但往往與疲勞,情緒緊張,焦慮、急躁,睡眠不佳,月經期有關。
偏頭痛是一類有家族發病傾向的週期發作性疾病,發作時伴有噁心、嘔吐及羞明等症狀,間歇期一切正常。其發病機制是遺傳素質基礎上形成的局部顱內外血管對神經一體液調節機制的陣發性異常反應。本病屬中醫“頭痛”、“腦風”證。
一、刮痧治療
(一)症狀
一側頭部疼痛劇烈,鑽痛或脹裂痛,持續發作,發作時多有噁心,嘔吐,腹脹,腹瀉多汗,心率加快等伴隨症狀。
(二)治法
(1)選穴翳風、頭維、太陽、合谷、列缺、陽陵泉、足三里、血海。
(2)定位翳風:在耳垂後,當乳突與下頜骨之間凹陷處。
頭維:在頭側部,當額角髮際上0.5寸,頭正中線旁開4.5寸。
太陽:在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問,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列缺:在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處。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
陽陵泉: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足三里: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
血海:屈膝,在髕骨底內側緣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3)刮拭順序點揉翳風、頭維、太陽,然後刮前臂合谷、列缺,再刮下肢陽陵泉至足三里,最後刮血海。
(4)刮拭方法補瀉兼施。在需刮痧部位塗抹適量刮痧油。先點揉頭部翳風、頭維、太陽3穴,各5分鐘,手法不宜過重。然後刮前臂合谷、列缺穴,重刮,可用刮板角部刮拭。再刮下肢陽陵泉至足三里,宜用刮板角部重掛,30次,出痧為度。最後重掛血海穴,宜用刮板角部重掛,30次,出痧為度。
二、病例
孫某,女,25歲。患者起病於產後與丈夫鬥氣後,左側頭額部脹痛,脅肋脹滿,不欲飲食,診斷為血管神經性頭痛。治療後症狀緩解,但自覺恢復不理想而來院診治。患者自訴近半年來,每至勞累後頭痛加劇,並呈搏動性疼痛,有時在半小時左右達高峰。伴有面色蒼白,食少納呆,顏面浮腫,BP 14.7/10.4kPa,血尿常規、腦電圖、CT檢查均正常。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取翳風、頭維、太陽、合谷、列缺、陽陵泉、足三里、血海穴,在塗抹刮痧油之後,行刮痧治療,每週2次。1周後疼痛明顯減輕,顏面浮腫消退,飲食漸增。繼續治療,並囑加強頭部按摩活動,6周後諸症皆除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