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名醫巢元方的故事
養生之道網導讀:隋唐名醫巢元方的故事,巢元方,隋代著名醫學家,太醫博士,約生活於公元6-7世紀間,對發展醫療體操有積極貢獻。下面一起來看看隋唐名醫巢元方的故事。
隋唐名醫巢元方的故事
隋代太醫博士。創“補養宣導”法。廣泛運用導引法於醫療。撰《養生方導引法》,論述一千七百二十七鍾病候,大都附“補養宣導”法,“以代藥品”。如“風痺手足不隨候”,其“補養宣導”法:“左右拱手,兩臂不息九通,治臂足痛、勞倦、風痺不隨”。對發展醫療體操有積極貢獻。
巢元方約生活於隋唐年間,籍貫、生卒年均不詳,一說為西華人。巢元方在隋大業年間(公元605-615)醫事活動頻繁,任太醫博士,業績卓著。然而《隋書》無巢氏傳記,僅宋代傳奇小說《開河記》有一段關於巢氏的記載。說隋大業五年八月,開鑿運河總管患風逆症,隋煬帝命太醫令巢元方往視得療。
雖然巢元方的生平事跡缺乏史料記載而混沒於歷史的塵封中,但巢元方對於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偉大貢獻,卻以他殫精竭慮主持編纂整理的中醫病因學巨著《諸病源候論》為載,而永垂史冊。
《諸病源候論》又稱《巢氏病源》,足見巢元方對這部巨著問世刊行之功高不可沒。《諸病源候論》全書50卷,按病因證候分為67門,共載列專論1720條。書中每條專論包括疾病發生原因、病理轉、病變表現,專論後附有導引按等外治方法,卻不同於歷代方書那樣列法載方,以示本部巨著專為探討諸病之“源”、“候”而設。
《諸病源候論》問世,標誌著中醫病因學、證候學理論得以系統建立。它“薈萃精說,沉研精理,形脈證治,罔不該集”,唐代孫思邈撰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燾編著《外台秘要》,宋代大型方書《太平惠方》,其中關於疾病病因及證候的論述及分析,大都以《諸病源候論》為宗。
《諸病源候論》的醫學成就和貢獻主要有以下特點
1、書中主論病因證候,不載方藥:書中以病為綱,每類疾病之下,分述病證概念、病因、病機、和證候。收羅病證之全前所未見,對病因病理的闡系和對證候的描述具有較高水平。
2、發展了中醫病因學理論:提出“乖戾之氣”是傳染性疾病的致病因素,並提出預先服藥可以預防疫病感染。書中記載了多種人體寄生蟲病,詳述其形態及感染途徑;並提出疥瘡與疥蟲侵染有關;炭疽病為傳染所致;漆瘡系“稟性畏漆”引起的過敏;山區癭病是飲用了“沙水”致病。書中的許多新觀點和記載有較大進步。
3、在病理方面:書中對多種疾病的病變、轉歸有詳細記載和系統描述,突出了各病的特殊證候,在臨床鑒別診斷上有重要意義。
4、在證候分類學方面:對病症分門別類,使之系統化。如婦產科分雜病、妊娠病、將產病、難產筆耕內、產後病五類。這種分類更加細緻、明確,有利於臨床應用。
《諸病源候論》為中國第一部中醫病因證候學專著,也是第一部由朝廷組織集體撰作的醫學理論著作,在中國醫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後世影響十分深遠。
標籤:【隋唐】、【名醫】、【巢元方】、【故事】、【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