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中藥也需選對時間 | 養生知識網


 

A-A+

喝中藥也需選對時間

2019年02月1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7 ℃ 次

養生導讀喝中藥也有最佳服用時間,你清楚嗎?中藥,不單要選對藥物吧,中藥的最佳服用時間也至關重要。那麼中藥什麼時候喝最好呢?想要發揮中藥的治療效果,一起來瞭解一下中藥的最佳服用時間吧!

中藥什麼時候喝最好

,很多人都選擇中藥。你知道中藥什麼時候喝最好嗎?服中藥的時間要根據病情和藥物的性質來定。大多數藥物宜在飯後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服用。中醫在配伍運用中藥時,講究“四氣五味”,根據藥性的寒、熱、溫、涼,並參考辛、甘、酸、苦、鹹五味來配伍組成方劑。空腹服藥時,寒涼藥或者五味偏重的藥物都可能對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損傷。不同類型的中藥,服用時間也不同。肝、腎、腸道疾患,宜飯前服藥;眩暈、咽喉疾患宜飯後服藥;瀉下藥、滋補藥、驅蟲藥宜空腹服;安神類藥宜睡前服用。

這都是根據病情的不同和藥物作用的特點,對服藥時間做出的大致要求。在用藥時,醫生會根據患者身體變化調整用藥,用藥的方子不會局限於某一類藥,再加上患者長期服藥,難免會對胃黏膜造成損傷,所以建議長期喝中藥湯劑的人,在飯後30~60分鐘內服藥,以減輕藥物對胃黏膜的直接刺激。

中藥什麼時候喝最好

中藥的最佳服用時間

服用中藥的時間要根據病情和藥物的性質來定。具體中藥什麼時候喝最好呢?下面帶你看看常見的中藥的最佳服用時間。

1、清晨:清晨空腹宜服用具有滋補作用尤其是滋補腎陽的藥物,在早餐前服用,以利於滋補藥物的充分吸收;治療四肢血脈病的藥物也宜空腹服用,可使藥物迅速進入胃腸,並保持較高的濃度而迅速發揮藥效;利水濕藥、催吐藥亦宜清晨空腹服用。

2、午前:上午宜服用益氣升陽藥、發汗解表透邪藥。李東垣認為:“午前為陽之分,當發汗;午後陰之分,不當發汗。”還強調益氣升陽藥在午前服用。羅天益進一步提出,益氣升陽藥之所以午前服用,乃“使人陽氣易達故也。”

3、午後:下午或入夜宜服用瀉下藥(如大承氣湯)。李東垣曰:瀉下藥“乃當日巳午之後,為陰之分時下之。”(巳時:即上午9~11點,午時:即上午11~午後1點),其他醫家亦都認定瀉下藥不宜在午前服用。

4、睡前:一般在臨睡前15~30分鐘,宜服用鎮靜安眠藥、滋養陰血藥。入夜是臟腑功能最低的時候,如在此時服用滋陰進補藥,就如雪中送炭,效力倍增。

5、隔夜:宜服用驅蟲藥,如烏梅丸一般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1次,以利於藥物的充分吸收,便於將蟲體殺死排出體外。

6、飯前:一般在飯前30~60分鐘服藥。治療病位在下(腸道、肝腎虛損或腰以下)的疾病,宜飯前服用,以使藥性下達,因為在空腹狀態下,藥液能直接與消化道黏膜接觸,較快地通過胃進入腸道,從而較多地被吸收而發揮作用,不致受胃內食物稀釋而影響藥效。

7、飯後:一般在飯後15~30分鐘服藥。治療病位在上(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疾病,宜飯後服用,可使藥性上行。健胃藥及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物(如甘露消毒丹等),宜飯後服用,這樣可減少藥物對胃腸黏膜的損害;毒性較大的藥物,也宜在飯後服用,以避免毒性藥物吸收太快而發生不良反應。

8、餐間:即在兩餐之間服藥,避免食物對藥物的影響,治療脾胃病的藥宜餐間服。 

中藥的禁忌

多數中藥都是很苦的,很多人喜歡一喝完中藥就吃一些可口的食物,可是喝中藥的時候有很多禁忌的,所以最好不要隨便亂吃東西為好,現在我們一起認真來認識一下喝中藥不能吃什麼呢?

1、清熱藥躲開辣椒。如果你正在服用大黃、黃連、黃芩等苦寒藥物,或者牡丹皮、黃柏、金銀花、桔梗、桑葉、連翹等寒涼藥物,應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例如辣椒、胡椒、咖喱、酒類等,否則會減弱清熱涼血類中藥的療效。

2、治過敏別吃芒果。如今,即便是在北方的冬天,我們也能買到芒果、荔枝等熱帶水果。這裡要提醒大家,除了海產類、花生等,芒果、荔枝也屬於“發物”,正在服用治療哮喘、皮炎等過敏性疾病中藥的人,最好不要吃這類食物。

3、喝中藥忌濃茶。一般服用中藥時不要喝濃茶,因為茶葉裡含有鞣酸,濃茶裡含的鞣酸更多,與中藥同服時會影響人體對中藥中有效成分的吸收,減低療效。尤其在服用“阿膠”、“銀耳”時,忌與茶水同服,同時服用會使茶葉中的鞣酸、生物鹼等產生沉澱,影響人體吸收。如平時有喝茶習慣,可以少喝一些綠茶,而且最好在服藥2~3小時後再喝。

中藥什麼時候喝最好

4、養胃中藥“怕”糯米。糯米、肉類、豆類等食物不易消化,正在服用健脾養胃類中藥的人最好少吃,以免增加腸胃負擔,影響病人康復。胃腸功能已經減退的老年人,如果多吃這類食物,往往會導致腸胃不堪重負。

5、溫熱藥最怕冷飲。室外雖然冰天雪地,可在屋內,暖氣、空調已經營造了一個溫暖如春的環境。很多人因此在大冬天還喜歡喝冷飲。這可能使人們的胃腸在不知不覺中變虛。吃太多冰冷食物會讓胃的溫度下降,不利於消化食物。

6、溫補中藥忌白蘿蔔。人參是補氣的,而蘿蔔是行氣、降氣、破氣的,如果蘿蔔和人參同時吃,可能會削弱人參的補氣功效。其他的溫補類藥物,如西洋參、黨參、黃芪、何首烏、熟地等,都與人參具有類似的功效,不適合與蘿蔔同服。無論生的還是熟的,蘿蔔都有行氣的作用,要注意避免與補藥合用。此外,具有清熱解毒的綠豆,也會“抵消”人參等藥物的補益作用。

此外,尤其在需要服用溫熱性質的中藥治病時,更應該避免吃生冷瓜果及冰涼食物,否則藥物將無法充分發揮功效。 

喝中藥不苦的4個小竅門

1、放涼後再喝。人體口腔內的溫度為36。2℃—37。2℃,味覺神經纖維大多分佈於舌面,當湯藥溫度與舌的溫度相近時,味覺神經處於最佳工作狀態,對五味的感知最靈敏,此時喝湯藥味道最苦。因此,中藥湯劑的溫度控制在15—36℃,既可防止燙嘴,又可減輕苦味。

2、加快服藥速度。實踐證明,中藥湯劑在口腔中停留的時間越長,感到的苦味就會越大。因此,一口氣喝下湯藥是減少藥液苦味的好辦法。

3、適當多喝溫開水。服用中藥湯劑後,如果能立即喝些溫開水,可以減少藥液在口腔內的殘留,在一定程度上能減少藥液的苦味。

中藥什麼時候喝最好

4、正確添加“佐料”。大多數人習慣在中藥湯劑裡放點糖,使得服用時口感好一些。其實,去苦味隨意加糖不可取。從中醫觀點來看,糖也是一味藥。此外,加糖還可影響某些藥物有效成分的發揮和吸收。例如,紅糖中含有鐵和鈣等成分,容易與中藥的一些成分發生相互作用而影響藥物的治療效果;在許多退熱中藥中加糖,可能減弱其清熱效果。

中藥什麼時候喝最好呢?不同中藥不同時段喝,只要真正選對喝中藥時間,才能把治療效果發揮得最好。此外,喝中藥也有很多禁忌哦,瞭解並做到這些細節,相信不久你就可以藥到病除了!

標籤:【中藥什麼時候喝最好】、【中藥的最佳服用時間】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