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也有「焦點時刻」
一天之中,最適宜養生的重點時間應該是三間——晨間、午間和晚間,有人稱之為養生的“焦點時刻”。
晨間養生
(1)早起 我國古代養生家都主張晨間應早起床,甚至有人提出越早越好。但根據現代生活夜間普遍晚睡的特點,為保障充足的睡眠,不宜起得過早,一般以6時左右為宜。
(2)緩起 早晨起床不宜過急,不宜匆匆忙忙地穿衣、洗漱,狼吞虎嚥地吃早餐,風風火火地走出家門去上班。這種過快的節奏會使安睡一夜的身體難以適應,久之,會引起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功能紊亂,甚至會導致疾病的發生。正確的做法是,早晨睡醒後可躺一會兒再起床,逐漸加快節奏,做好上班後應付繁重任務的軀體和心理準備。
(3)吐故納新 睡眠時全身各個系統活動減慢,一些代謝廢物未能及時排出體外,因此,晨間第一件事應該吐故納新,即養成先大小便的良好習慣。起床後要立即開窗換氣,將室內的“污穢之氣”盡快地排出去。同時,應該飲一杯白開水,水中稍加食鹽效果更好,它除了有和涼白開水同樣的洗刷腸胃的作用外,對預防口腔、胃腸疾病和呼吸道疾病也頗有益。
(4)室外活動 這是晨間養生的一項重要內容。早晨到附近空氣新鮮、潔淨的地方,如公園、樹林、廣場、河邊等處,呼吸新鮮空氣,進一步地“吐故納新”,同時進行適宜的健身活動。原則是量力而行,適可而止。
(5)用好早餐 早餐不僅一定要吃,而且要吃得好些,以滿足上午繁重的工作或學習之需要。
午間養生
午間養生的重點應突出一個“休”字。有人主張,午飯應該吃得豐盛、齊全一些。午飯後,不管多忙或時間多短,都應抓緊時間休息一會兒,哪怕打個盹也好。
實驗表明,人的睡眠節奏,除了夜間的睡眠高峰外,中午13時左右也是一個睡眠高峰。午睡是人體生物刺激所致,是正常的生理活動,是睡眠的一部分,是維繫健康,消除疲勞,恢復精力的良方之一。長期不午睡不僅有害身體,而且還會因精力渙散而容易發生事故。
午睡的益處很多,不僅可以補償夜間睡眠不足,使人的大腦和身體各個系統都得到放鬆與休息,更有利於下午、晚上的工作和學習,而且也是夏、秋預防暑熱的一項積極措施。不少人尤其是腦力勞動者都體會到,午睡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有資料證明,有午睡習慣的人其冠心病的發病率比不午睡的人低得多,這是因為,午睡能使人體心血管系統舒緩,並使人體緊張度降低。把午睡比喻為最佳的“健康充電”,是很有道理的。
晚間養生
晚間是“養生三間”中的重點,應該突出“輕鬆愉快”這四個字。
(1)用好晚餐 晚餐是夜生活的序曲,晚餐應該盡量滿足全家人的需要,使每個人都能吃上較可口的飯菜,葷素搭配,講究營養,吃得齊全、合理。不過老年人和心血管病患者,晚餐盡可能少吃肥膩和高膽固醇食物,多吃素食。還要注意在餐桌上不要講令人不愉快的話題,以免影響進餐情緒。
(2)夜生活不宜單調 不要總困坐在電視機前一看就是數個小時,也應走出家門到幽靜的地方去散步、談心,或是到朋友家去做客、聊天、拉家常,或是從事自己喜愛的活動,如聽音樂、彈琴、唱卡拉OK……使夜生活豐富多彩。
(3)就寢時間不宜過晚 晚上活動最好不要超過10-11B寸,以免影響晚間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