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小兒手術後如何護理
(1)觀察生命體征:小兒外科手術時大多採用全麻,術後觀察生命體征尤為重要。患兒術後返回病區,一般採用仰臥位,去枕,頭轉向一側以防嘔吐物誤吸至氣管內引起窒息,保持呼吸道通暢,每半小時測脈搏、呼吸一次,直至全麻清醒。必要時再請醫生測血壓。
(2)保溫與降溫:小兒的體溫調節不敏感,術後保溫護理十分重要,甚至比術前的保暖還重要。用培育箱保溫的嬰兒,護理時要防止因溫度過高患兒發熱或突然停電溫度下降後受涼。採取熱水袋及電熱毯保溫的患兒,則要注意防止燙傷。手術後患兒一般有不同程度的發熱,若體溫在38.5℃以下屬外科手術反應熱,一般不需處理,如體溫高於39℃,則要請醫生分析發熱的原因,再作降溫處理。在換藥或做其他治療時,應注意防止受涼後感冒,並妥然保護患兒。
(3)束帶固定患兒四肢:在全麻清醒前後,患兒往往哭鬧煩躁。較大患兒或許能夠配合,但嬰幼兒或術後留置管道較多的患兒,需用特別的束帶固定四肢,以防抓落切口敷料及各種留置管道。在用束帶固定四肢時,通常選擇踝部和腕部作為固定部位。被固定的肢體應先用敷料或棉墊包裹,然後再用束帶,且要留有充分鬆緊度。固定期間應定時觀察肢端有無血液循環障礙。
(4)管道護理:術後留置的所有管道均應妥然固定,使引流通暢,防止滑脫。每天更換引流袋,並準確記錄各種引流液的性質和量,以便供醫生參考。在更換引流袋時,應注意無菌操作,以防感染。
(5)飲食護理:除胃腸道、泌尿系統大手術外,一般在全麻醒後6小時,即可進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6)口腔護理:對禁食患兒對胃腸減壓患兒每日做口腔護理2-3次,以防口腔感染;若有黴菌感染,可用2%-3%蘇打水漱口或制黴菌素塗口腔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