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餵養寶寶的妙招
養生之道網導讀:爸爸媽媽們初為人父人母時可能還不知道怎麼餵養孩子,餵養寶寶的時候寶寶總是哭鬧,不肯配合。那麼爸爸媽媽就該好好學習了,寶寶飲食有規律,有原則
四招判斷新生寶寶饑飽問題
第一招:看體重
用嬰兒體重增加的情況和日常行為來判斷寶寶是否吃飽是比較可靠的。如果寶寶清醒時精神好、情緒愉快,體重逐日增加,說明寶寶吃飽了;如果寶寶體重長時間增長緩慢,並且排除了患有某種疾病的可能,則說明通常認為寶寶吃飽的時候他並沒有吃飽。
第二招:聽哭聲
哺乳時,寶寶長時間不離開乳房,哺乳後,寶寶啼哭,這是他吃飽的表現。
第三招:看吃奶方式
寶寶吃過奶後能安靜地睡覺,直到下次吃奶前才有些哭鬧。或有時猛吸一陣,就把奶頭吐出來哭鬧,體重不增加,這是寶寶吃不飽的表現。
如果吃奶時很費勁兒,吮吸不久便睡著了,睡不到1~2小時又醒來哭鬧,或有時猛吸奶,這也是寶寶吃不飽的表現。
第四招:看排便
大便不正常,出現便秘和腹瀉。正常大便應為黃色軟膏狀。奶水不足時,大便會出現秘結、稀薄,發綠或次數增多而每次排出量少,這是寶寶吃不飽的表現
讓寶寶不再拒吃輔食的6妙招
Method 1示範如何咀嚼食物
有些寶寶因為不習慣咀嚼,會用舌頭將食物往外推,父母在這時要給寶寶示範如何咀嚼食物並且吞下去。可以放慢速度多試幾次,讓他有更多的學習機會。
Method 2勿喂太多或太快
按寶寶的食量餵食,速度不要太快,喂完食物後,應讓孩子休息一下,不要有劇烈的活動,也不要馬上餵奶。
Method 3品嚐各種新口味
飲食富於變化能刺激寶寶的食慾。在寶寶原本喜歡的食物中加入新材料,份量和種類由少到多。寶寶不喜歡的食物可減少供應量,但應逐漸增加輔食的種類,讓寶寶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寶寶討厭某種食物,有時不在於味道,而在烹調方式,因此,父母應在烹調方式上多換花樣。另外,孩子長牙後喜歡咬有嚼感的食物,不妨在這時把水果泥改成水果片。食物也要注意色彩搭配,以激起寶寶的食慾,但口味不宜太濃。
Method 4重視寶寶的獨立心
半歲之後,寶寶漸漸有了獨立心,會想自己動手吃飯,父母可以鼓勵孩子自己拿湯匙進食,給他學習的機會。如果寶寶喜歡用手抓東西吃,可烹製易於手拿的食物,滿足孩子的慾望,讓他覺得吃飯是件有“成就感”的事,食慾也會更加旺盛。
Method 5飯前10分鐘先行預告
正玩在興頭上時,孩子若被突然打斷,會引起其反抗和拒絕,所以即使是1歲左右的幼兒,也應該事先告之他即將要做的事,例如:“再過10分鐘就要洗手吃飯了!”
Method 6準備一套兒童餐具
用大碗盛滿食物,會使寶寶產生壓迫感而影響食慾;尖銳及易破的餐具也不宜讓幼童使用,以免發生意外。市售的兒童餐具有可愛的圖案、鮮艷的顏色,可以促進寶寶的食慾。父母不妨帶上孩子,由他自己選購一套。
正常嬰幼兒飲食五忌
一忌硬、粗、生。
嬰幼兒咀嚼和消化機能尚未發育完善,消化能力較弱,不能充分消化吸收營養,因此,供給的輔食或飲食應軟、細、熟,如將蔬菜擠出菜汁、切成菜泥,瘦肉切成肉末等。
二忌咀嚼餵養。
有些家長餵養嬰兒時,習慣於先將食物放在自己嘴裡咀嚼,再吐在小勺裡或口對口餵養,這樣做的目的是怕孩子嚼不爛,想幫幫忙。其實,這樣做反而不利於嬰幼兒消化機能的成熟。
如果能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消化程度選擇食物,烹調時做到細、軟、爛,嬰兒雖然沒有牙齒或牙齒未長齊,咀嚼能力差,仍是能夠消化的。咀嚼餵養是一種不衛生的習慣,它會將大人口中的致病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等傳染給孩子,而孩子抵抗能力差,很容易因此而引起疾病。
三忌飲食單調。
嬰幼兒對單調食物容易發生厭倦。為了增進嬰幼兒的食慾和避免偏食,保持充分合理的營養,在可能口瘀情況下,應使食物品種豐富多樣,色、香、味俱全,主食粗細交替,輔食葷素搭配,每天加1-2次點心。這樣,既可以增進孩子的食慾,又可達到平衡膳食的目的。
四忌盲目食用強化食品。
當前,市場上供應的嬰幼兒食品中,經過強化的食品很多。倘若目地選購各種各樣的強化食品給嬰幼兒食用,就有發生中毒的危險。家長應仔細閱讀食品外包裝上所標明的營養素含量。
如遇幾種食品中強化營養素是一樣的,就只能選購一種,否則對嬰幼兒有害。必要時家長應徵求醫生或專家的意見。
五忌強填硬塞。
嬰幼兒在正常情況下知道饑飽,當孩子不願吃時,不要強填硬塞。中國有句俗話,撫養孩子要“三分飢餓,三分寒”,孩子才能生長得更好。家長應多尊重孩子的意願,食量由他們自己定,不要強迫孩子進食,否則,孩子聽膩了就會產生逆反心理,過於強求還容易使孩子產生消化不良。
養生之道網溫馨提示::爸爸媽媽該正確瞭解寶寶的飲食策略,巧妙應對寶寶不愛吃飯的症狀。還要正確科學的餵養寶寶,才能使寶寶吸收足夠補充體力的營養。
標籤:【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