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食五穀,內養五臟正氣
養生之道網導語:中國傳統中醫學經典《黃帝內經》提出:“藥療不如食療,救治於後,不若攝養於先。”
“五穀為養”,即“五穀”是飲食與養生的根本。地產五穀,人有五臟,中醫認為五穀可養五臟。小米養脾、大米養肺、小麥養心、大豆養腎、高粱養肝。人體是一個有機體,任何一個器官有了毛病,就會累及其他器官。只有五官都健康,人體才健康。
“五穀”,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穀”中最初無稻。
小米養脾:中國古稱稷或粟,亦稱作粱。粟生長耐旱,“只有青山干死竹,未見地裡旱死粟”,品種繁多,俗稱“粟有五彩”,有白、紅、黃、黑、橙、紫各種顏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中國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釀造的。小米是五穀之首,對補益脾胃有很好的作用。要想把五臟養好,首先要把脾胃養好,所以小米是身體虛弱人進補的上品,可以補中益氣、延年益壽。滋補吃法:熬一鍋小米粥,取上層的米油吃,這是小米粥的精華所在。小米粥有“代參湯”之美稱。另外小米粥還有對失眠有一定的效果,晚上喝小米粥有助睡眠。《本草綱目》說,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小米的芽和麥芽一樣,含有大量酶,是一味中藥,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小米粥有安神之效。小米忌與杏仁同食。
大米潤肺:大米,又稱“稻米”。主要分為秈米、粳米、粘米幾種。大米性平,味甘。具有補中養胃、益精強志、聰耳明目、和五臟、通四脈、止煩、止渴、止瀉等作用。此處介紹一個食療方:生薑蘇葉粥:生薑是對付發燒、打噴嚏、咳痰等症狀的最好“武器”,也是中醫常用的藥材,有祛痰、祛寒、補氣、除痘、平喘的作用;蘇葉也有發散風寒的作用,在一般藥店就可買到。具體做法是:蘇葉10克、生薑3片,將白粥熬好後放入,再開鍋就可食用了。
小麥養心:小麥都是秋天種下,冬天停止成長,春天長葉,夏天結果實,具備了四季的精華,因此被稱為“五穀之貴”。中醫也認為它能養心安神、除煩去燥,利小便。滋補吃法:取帶皮的全小麥熬粥,有助消除煩躁情緒;女性的更年期綜合征、自汗盜汗時,可以到中藥店買一些浮小麥熬水服用。進食全麥還可降低血液中雌激素的含量,從而達到防治乳腺癌的目的。中醫學當中有一個經典的方劑就是甘麥大棗湯:甘草10g,大麥10g,大棗30g。加水煎湯服。此方源於《金匱要略》。方中小麥養心陰而安心神;甘草和中緩急;大棗補益中氣,並潤髒躁。三藥合用,甘潤滋養,有養心安神、和中緩急之效。用於思慮過度,心陰受損,髒陰不足所致的髒躁,症見精神恍惚,時常悲傷欲哭,心中煩亂,睡眠不安。精神病,更年期綜合症,或神經衰弱辨證屬於心陰不足者也可應用。
大豆養腎:大豆中的黑豆是腎之谷。《本草綱目》中說:“黑豆入腎功多,故能治水,消腫下氣,治風熱而活血解毒。”中醫認為它還具有補腎強身、解毒、潤膚,烏髮明目的功效,特別適合腎虛者。對水腫,風毒,眩暈,腳氣,黃疸浮腫等有食療效果。滋補吃法:做黑豆漿,或者煮黑豆粥。黑豆中蛋白質的含量是牛肉、雞肉、豬肉的兩倍多,牛奶的12倍,不僅蛋白質含量高,而且質量好。黑豆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和動物蛋白相似,其賴氨酸豐富並接近人體需要的比例,因此容易消化吸收。所以被稱之為植物中的肉,當年少林寺武僧之所以體格強健與多食用豆類不無關係。黑豆對年輕女性來說,還有美容養顏的功效。黑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其中E族和B族維生素含量最高,維生素E的含量比肉類高5~7倍眾所周知,維生素E是一種相當重要的保持青春健美的物質。我國古人雖不知道黑豆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E,卻從實踐中得知它是一種美容食品。如古代藥典上曾記載黑豆可駐顏、明目、烏髮,使皮膚白嫩等。治各種非遺傳性白髮:黑豆120克,米醋500克,以醋煮黑豆如稀糊狀,濾渣,以潔淨牙刷蘸白醋,外刷毛髮,日一次(皮膚病者不宜)。治高血壓:黑豆200克,陳醋500克,浸一周後,每次嚼服30粒,日三次。黑大豆炒熟後,熱性大,多食者易上火,故不宜多食。小兒不宜多食。古代有一種經典的養生延壽方:煮料豆法:即與它藥同煮,明太醫劉俗德《增補內經拾遺方論》載"煮料豆藥方:老人服之能烏須黑髮,固齒明目。"此方用當歸12克,川芎、甘草、陳皮、白朮、白芍、菊花各3克,杜仲、炒黃芪各6克,牛膝、生地、熟地各12克,青鹽20克,首烏、枸杞子各25克,同黑豆煮透去藥,曬乾服豆。
高粱養肝:高粱和大豆都屬於雜糧,但卻是五穀裡不可缺的配角,高粱具有養肝益胃,補氣健脾,止瀉的作用,滋補吃法:把高粱面炒一炒,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有慢性腹瀉的人,可以持續吃一段時間,會有食療效果。對於小孩子消化不良可以用高粱大棗散:高粱米60g,炒香;大棗10個,去核,炒焦存性,同高粱米共研成細末,加入適量白糖,混合均勻。每次6~12g。溫開水送服。本方用高粱米、大棗益脾胃、止瀉,炒用以增強收斂澀腸作用。主要用於小兒腸胃虛弱,消化不良,少食腹瀉或大便稀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