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吃雞蛋的來歷 | 養生知識網


 

A-A+

端午節吃雞蛋的來歷

2015年07月06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151 ℃ 次

養生之道網導讀:端午節吃雞蛋的來歷,你瞭解嗎?端午節除了粽子外,有一種食物也是常吃的,那就是雞蛋。關於端午節吃雞蛋的來歷,民間有很多說法。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端午節吃雞蛋的來歷

同粽子一樣,雞蛋也是端午節的重要食品,早晨孩子還沒出被窩時,大人就把雞蛋送到孩子嘴邊。民間相傳吃蛋生心。因為蛋形如心,民間普遍認為吃了雞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端午節吃蛋一方面是為了圖吉利,祈禱一年不生,另一方面則是改善生活

用艾葉煮雞蛋,不但會有艾葉的特殊香味,還能祛除晦氣和疾病。關於端午吃雞蛋的民俗,民間還流傳著一段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天上有個瘟神,每年端午總要溜到民間播疫害人,受害者多為孩子,輕則發燒厭食,重則臥床不起。做母親的對此十分心疼,紛紛到女媧娘娘廟燒香磕頭,求她消災降福,保佑後代。

女媧得知此事後,便去找瘟神說:“今後凡是我的嫡親孩兒,決不准許你傷害。”瘟神知道女媧法力無邊,不敢和她作對,就問:“不知娘娘下界有幾個嫡親孩兒?”女媧一笑說:“我的孩兒很多,這樣吧,我在每年端午這天,命我的嫡親孩兒在衣襟前掛上一隻蛋袋,凡是掛有蛋袋的孩兒,都不准許你胡來。”

這年端午,瘟神又下界,只見孩子們胸前都掛著一個小網袋,裡面裝有煮熟的鹹蛋。瘟神以為都是女媧的孩子,所以就不敢動手害人了。這樣,端午吃蛋的習俗逐漸流傳開來。

據說這一天用煮雞蛋的水來洗臉,一年也不會遭蚊蟲叮咬,又因為蛋形如心,人們認為吃了雞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另外,由於早年生活條件差,吃雞蛋是比較奢侈的事情。除了老人、孩童、產婦及傷者,常人能美美地吃上幾枚雞蛋的日子大概只有端午節了。

端午節吃雞蛋的來歷

我國一些地方還有在端午節“滾雞蛋”的習俗。這天早上,老人要把煮熟的雞蛋放在孩子的肚皮上來回滾幾滾,嘴裡還要念叨著“寶子吃蛋、災星滾蛋”。吃雞蛋之前,小孩子們通常要拿出自家煮的雞蛋比大小,相互撞擊比誰的雞蛋殼硬,趣味盎然。

端午節吃雞蛋代表著生生不息的美好願望,而傳說在吃煮雞蛋前做撞碰雞蛋的遊戲非常吉利,勝出者更會迎來好運。

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端午節這天,還有“立蛋”的習俗。有興趣的公眾不妨在端午這一天試著“立蛋”,看自己能立起來幾個,哪怕失敗也無妨。

最常食用的雞蛋,性平,補氣虛,有安神養心的功能,生病吃雞蛋可以幫助恢復體力。雞蛋不傷脾胃,一般人都適合,更是嬰幼兒、孕婦、產婦、病人的理想食品,但不宜多吃,每天1—2個比較合適。白水煮蛋是最佳的吃法,煎蛋維生素損失較大,未熟的蛋最好別吃。

標籤:【端午節吃什麼】【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端午節的習俗】【端午節吃大蒜】【端午節為什麼吃鹹鴨蛋】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