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
養生之道網導讀: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你瞭解嗎?二月二又叫“龍頭節”,它的由來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朝。那麼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是什麼呢?小編為您揭秘。
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
龍抬頭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我國農村的一個傳統節日,名曰“龍頭節”。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此時,陽氣回升,大地解凍,春耕將始,正是運糞備耕之際。
據資料記載,這句話的來歷與古代天文學對星辰運行的認識和農業節氣有關。古代天文學觀天模式,在周天黃道確定28個星座,稱為28宿。古人將這28個星宿按照東南西北分成4宮,每宮7宿,並按照它們的形象將四宮附會為4種動物。其中,東宮7宿被想像成一條南北伸展的巨龍,由30顆恆星組成。當被稱為“龍角”的東宮7宿的第一宿出現於地平線上的時候,正值春天來臨,所以,古人將它的出現作為春天的標誌。而此時,恰逢我國農曆二月雨水節氣前後,由此產生了“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
民間傳說的版本是,武則天當皇帝時,龍王私降甘雨惹怒了玉帝,因此被玉帝打落凡間,壓在大山下受罪,並稱“除非金豆開花,才能重返天庭。”後來,人們發現炒玉米粒爆開花,便是“金豆開花”,龍王才得以重回天庭。龍抬頭是從唐朝延續下來的。
二月二,龍頭節,相傳在宋朝時為“花朝節”,把這一天指定為百花生日。到元朝時稱為“踏青節”,百姓在這一天出去踏青、郊遊。有的人在踏青回家時,沿途採摘些蓬葉(一種地上生長的花葉)拿回自家在門前拜祭。這個習俗是比喻“迎富”之意。
明清時把這天稱之為“龍抬頭”的日子,因為農曆二月初二正值“驚蟄”節氣前後。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動物,一到冬天便進入了不吃不喝不動的冬眠狀態,這便是“入蟄”了。等到了二月二前後,天氣漸暖,一些昆蟲動物好似被春天的陽光和春雷從睡夢中驚醒了一般,因此這節令名為“驚蟄”。
百姓傳說中的大龍實際是沒有的,那種龍就是在蛇、蚯蚓等基礎上,我們祖先想像加工出來的。二月初二前後,春回大地,人們期望龍出鎮住一切有害的毒蟲,期望著豐收。這就是“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
那麼,為什麼不是“二月一”或“二月三”呢?這和我們民俗中喜歡雙數有關。在中國古代,尤其是秦漢及其以前,凡像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之類的“重日”多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因而,在這樣的日子裡人們就需多做祈福、祭祀或是紀念活動,以求得幸福、安康和吉祥。
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
二月二一般處在驚蟄前後,大地春回,萬物復甦,春耕在即,百事開端,因此,除祭祀龍神外,民間往往還要舉行多種納吉活動,如舞龍燈、戴龍尾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剃龍頭習俗,即二月二要理髮。
為什麼偏偏要在這一天理發呢?兒童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而大人理髮,則寓意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兆頭、好運氣。
而陝北在這天,不僅要唱大戲、舞龍燈、放煙火,十里八鄉的秧歌隊還要聚攏在一起,熱熱鬧鬧地扭一天,圖個圓滿。
為了納吉,連二月二這天吃的食物也要加上“龍”的頭銜。如這天吃麵條叫吃“龍鬚(面)”、水餃稱作“龍耳”、米飯稱作“龍子”、春餅稱作“龍鱗”、餛飩稱作“龍眼”,餛飩麵條一塊煮則叫做“龍拿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