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午餐多吃素 輕鬆解決犯困 “春困秋乏夏打盹”,陽光普照的日子,人特別容易犯困,尤其是午飯後,往往無精打采。新加坡《聯合早報》最近一篇文章指出,其實春困夏乏並不是睡眠缺乏,而是與人們所吃的高脂、高糖食物有關。 [春季養生--春困怎麼辦?] 高考就要來了,學子們犯困怎麼辦?---->[飲食養生:高考學生吃香菇可保大腦清醒] 很多人午餐喜歡吃糖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饅頭、米飯、豬肉,或者炸... 2013年02月01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4 ℃ 次 閱讀全文
用五穀養出健康五臟 《黃帝內經》提出“五穀為養”,即“五穀”是飲食與養生的根本,中醫有五穀養五臟的說法,由於地區的差異,五穀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但小米、小麥、大米、大豆、高粱這五穀在老百姓的餐桌上最為常見。 小米養脾 小米為五穀之首,對補益脾胃有很好的作用。要想把五臟養好,首先要把脾胃養好,所以小米是身體虛弱者進補的上品,可以補中益氣、延年益壽。滋補吃法:熬一鍋小米粥,... 2013年02月01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3 ℃ 次 閱讀全文
益氣健脾用大棗 大棗是我國藥食皆用的果品之一,既為美味,又補身體。鮮棗素有“天然維生素丸”之稱,民間更提倡“天天吃大棗,青春永不老”。 大棗滋補效佳 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效,適用於中氣不足、血虛證、髒燥證及緩和峻烈藥物的藥性等。古籍《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稱大棗有“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 2013年02月01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4 ℃ 次 閱讀全文
春季養生 教您四大秘籍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養生將身體調理好,會給一年的身體健康奠定個好基礎。 春天是個氣候多變的季節,雖然春季逐步回暖,但冷空氣頻繁,早晚還是比較寒冷,“倒春寒”隨時來襲。 因此,春季人體的狀態也與這個季節的氣候狀況緊密相關,養生也要根據季節來調整。 春季養生 重在養肝 春天來了,你是否經常有口乾、牙疼、愛上火等症狀,這很有可能是你肝火旺盛帶來的症狀。 ... 2013年02月01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7 ℃ 次 閱讀全文
早餐喝豆漿 這九大點不可不知! 1、消化不良、嗝氣和腎功能不好的人,最好少喝豆漿。由於豆漿是由大豆製成的,而大豆裡面含嘌呤成分很高,且屬於寒性食物,所以有痛風症狀、乏力、體虛、精神疲倦等症狀的虛寒體質者都不適宜飲用豆漿。 另外,豆漿在酶的作用下能產氣,所以腹脹、腹瀉的人最好別喝豆漿。另外,急性胃炎和慢性淺表性胃炎者不宜食用豆製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過多加重病情,或者引起胃腸脹氣。 2、常喝豆漿注意補鋅。豆類中含... 2013年02月01日 飲食禁忌 暫無評論 閱讀 47 ℃ 次 閱讀全文
燕麥片炒著吃能降脂 很多人都將燕麥片煮著吃或者用牛奶泡著吃。其實,對於想要控制血脂和體重的人來說,燕麥炒著吃效果會更好。 燕麥片煮著吃有助於消化吸收。這是因為,燕麥中的澱粉只有與水碰到一起,產生糊化作用,人的腸胃才能吸收利用。因此,煮著吃最適合消化功能不好的老年人。炒著吃雖然不太利於消化,但是熱量低,可以控血脂、控體重,符合現代人的願望,吃進去了覺得很飽,但又不會吸收太多太快。那些消化不了的澱粉... 2013年01月31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5 ℃ 次 閱讀全文
為何選在谷雨節祭祀倉頡 大約在4000年前,軒轅皇帝由部落首領被擁戴為部落聯盟領袖,他命倉頡為左史官。倉頡做了史官以後,用不同類型的貝殼和繩結的大小、橫豎為標記記載事務。可是,隨著倉頡主管事務日益繁多,老辦法已遠遠不能適應需求,倉頡很犯愁。 一天,倉頡隨一個老獵人外出打獵,走到一個叉口,老人指著地上留下的各種野獸的蹤跡,向他講述野獸的去向。 “一個足印可以代表一種野獸”倉頡想,“我能不能用... 2013年01月31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6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起居養生–早睡早起 早睡早起,以應秋候。《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說:“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形,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這就是說,在秋季三個月,秋風清肅,萬物收藏,人起居調攝應與氣候相適應,才能避免秋天肅殺之氣對人體的侵害。 睡以斂肺氣:秋季早睡,正合人體需求,又有安睡的條件,天氣涼爽,舒心... 2013年01月31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73 ℃ 次 閱讀全文
嚴冬御寒美食方 牛肉配土豆 牛肉營養價值高,能強健脾胃,但牛肉纖維粗,會刺激胃黏膜,放些土豆可保護胃黏膜,而且土豆的營養也很高。 羊肉配生薑 羊肉補血溫陽,生薑止痛祛風濕,相互搭配,生薑祛羊肉的腥膻味,幫助羊肉發揮溫陽祛寒的功效。 羊肉配山藥 羊肉燉山藥有補血、強身、通便作用;加香菜開胃、壯陽。 魚肉配豆腐 魚肉中蛋氨酸含量豐富,苯丙氨酸含量少,而豆腐卻相反,兩者一起吃,可... 2013年01月31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3 ℃ 次 閱讀全文
進補需要分男女老幼 現在人們都意識到進補的重要性,但不少人對科學進補卻認識不足,並不知道何時才要進補,也不懂得補哪方面才有效,花大價錢買補品卻往往補不上。 其實,並非每個人到了冬天都有進補的需要,“補”是補不足,有不足才需要補。而不足多為虛,虛又分陰虛、陽虛、氣虛、血虛等,幾種虛可單獨出現又可同時存在,而且是不平衡的。因此進補的總原則就是“平衡... 2013年01月31日 冬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0 ℃ 次 閱讀全文